跳转到主要内容

中国发起治霾持久战

来源: 米图
     
镜报编者按:2013年中国遭遇史上最严重雾霾天气。从年初到年末,雾霾由北而南,持续不断,尤以华北为烈,华东次之,一百多个城市发生过雾霾,形成全国山河一片雾的难堪局面。当前在中国上下,要治理已经达成共识,考验的是办法,是决心,是能否取得实效。治理雾霾是一个长期工程,中国需要有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今年1月7日凌晨6点,当大多数广州市民刚刚从睡梦中醒来之时,打开手机收到的第一条信息,就是广州市应急办发布的「环境空气重污染二级应急回应健康指引」:在应急响应期间,建议儿童、老年人和心、肺病患停留在室内,停止户外活动,一般人群减少户外活动。媒体报道,当天,广州市两成的公务车停驶,广州市市长乘坐地铁上班。

这是广州首次启动空气污染应急预案,显示出地方政府对空气污染治理问题的高度重视,并开始采取积极措施。广州是中国从中央到地方治理雾霾工作的一个缩影,从2013年初开始在中国各地陆续爆发的雾霾,是中国当前最紧迫的环境问题,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矛盾与问题的表现之一。与伦敦、洛杉矶当年的「雾都」、「光化学烟雾」问题相比,中国的雾霾问题更复杂,治理难度更大,时间会更长,是一场考验智慧、能力与耐力的持久战。

中国空气品质全球倒数第二

中国社会科学院今年1月9日在北京发布首部《全球环境竞争力报告(2013)》。报告对2012年133个国家的环境竞争力进行了排名,中国名列第87位,而三甲分别是瑞士、德国和挪威。

根据《报告》,如果单看生态环境竞争力,中国在全球133个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九。其中,中国的空气品质在133个国家中,排名全球倒数第二;从反映空气污染程度的三项关键指标来看,细颗粒物(PM2.5)、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中国的位置分别为全球第四差、第二差和第三差。

在全球环境竞争力综合排名中,亚洲国家只有日本和菲律宾跻身前30名,日本排名第6位,菲律宾排名第29位。进入前10位的其他国家是:瑞士、德国、挪威、纽西兰、巴西、哥斯达黎加、奥地利、英国和法国。

中国在全球环境竞争力中的排名,是中国环境问题的集中表现。而从2013年初开始出现的影响面积越来越广、程度越来越重的雾霾,则让中国开始痛定思痛、痛下决心。

2013:中国的雾霾之年

2013年,中国遭遇史上最严重雾霾天气。从年初到年末,雾霾由北而南,持续不断,尤以华北为烈,华东次之,一百多个城市发生过雾霾,形成了全国山河一片雾的难堪局面。

2013年的中国,在雾霾中开局。元月的那场雾霾,笼罩的国土面积达到惊人的130万平方公里。从此,一个原来不为大多数中国人所熟悉的字「霾」,走进了他们的生活。当月,中国持续数天的雾霾天气引发了全球关注。美国《纽约时报》的报道将北京城形容为「机场里的吸烟区」,德国《明镜》周刊更直指「北京是世界上最脏的城市之一」。美联社将如此的空气污染归咎於中国快速的工业化、对煤炭能源的依赖、汽车保有量的爆炸性增长及对环境保护法律缺乏尊重。

外媒关注的焦点在中国首都,不仅北京,2013年1月,中国出现4次较大范围雾霾过程,涉及30个省(区、市),多个城市PM 2.5指数「爆表」,中东部大部地区出现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雾霾过程。环保部1月的调查资料显示,江苏、北京、浙江、安徽、山东月平均雾霾日数均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中东部地区大部分网站PM2.5浓度超标日数达到25天以上,有些地区的PM2.5达到5年来最高值。

2013年的中国,在雾霾中收尾。12月底,圣诞节当天,山东、河北、安徽等省份相继发布省级雾霾预警,地级市发布预警的多达25个。此前两日,全国大部分地区大气细颗粒物PM2.5日均浓度明显升高。中国气象局的资料显示,12月,雾霾波及25个省份,100多个大中型城市,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苏等13地雾霾天数均创下历史纪录。

据中国气象局2013年11月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10月以来,中国华北大部、黄淮、江淮等地雾霾日数在5天以上;其中山西南部、河南、江苏等地达10至15天;山西东南部、河南大部达15至20天,部分地区超过20天。与常年同期相比,河北大部、河南、北京等地雾霾日数偏多5至10天;其中江苏北部、河南中部等地偏多10天以上,部分地区超过15天。值得关注的是,2013年以来,全国平均雾霾日数为4.7天,较常年同期(2.4天)偏多2.3天,为1961年以来最多;其中黑龙江、辽宁、河北等13省市均为历史同期最多。

中国进入雾霾多发期

尽管资料显示出中国雾霾问题已经达到50年以来最严重的程度,但官方的专家并不认为中国进入了雾霾多发期。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首席气候专家周兵就在11月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东北、华北出现的雾霾天气是跟特定的大气环流系统密切相关的。他认为,入冬以来,北方的冷空气活动较常年次数上偏少、强度上偏弱,这是主要的气象条件。造成雾霾多的主要三个原因有:第一,平均风速的减少,使得风力对污染物的搬运作用在减弱;第二,静稳天气的增加使得污染物不容易扩散;第三,全国降水日数减少明显,近50年来减少了10%,导致气溶胶(液态或固态微粒在空气中的悬浮体系)的湿沉降减弱。他表示,雾霾是和某种特定的大气环境相关联的,不能就近期的雾霾而来断定中国进入了雾霾的高发期。

官方专家如此说,并不能改变中国大气污染越演越烈的现状。早在2010年,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研究人员曾发布一份「全球范围内大气污染现状」,他们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两台卫星监测仪的监测结果,绘制出了一张全球PM2.5年均浓度地图,至今,该地图仍是该领域较为权威的研究资料。这张地图显示,美国PM2.5水平相对较低;德国、法国浓度较小,意大利、西班牙、英国等国家高一些。而PM2.5浓度最重的区域,从北非撒哈拉沙漠一直延伸到东亚。在中国大地上,污染严重的区域,大多集中在「三区十群」: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陕西关中、山东半岛、辽宁中部、山西中北部、甘宁地区、武汉周边、新疆乌鲁木齐市、成渝、长株潭、海峡西岸城市群等。上述地区正是中国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工业聚集的地区,也是2013年,中国雾霾问题集中爆发的地区。

雾以吸为贵 国人苦中作乐

深受雾霾之害的中国人在无可奈何中发挥「苦中作乐」的精神。其中就有网友刊文称,雾霾并非一无是处,它肆虐神州的同时,也带来五大好处:雾霾让中国人更团结;雾霾让中国人更平等;雾霾让中国人更清醒;雾霾让中国人更幽默;雾霾让中国人长知识。

其中雾霾让中国人更平等,就这样写到:雾霾的强势让一肚子怨气的底层民众看到了「翻身解放」的希望。准确地说,这种希望不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而是反过来:我们吊丝吸的雾霾,你们土豪也逃不掉。当然,有人要说权贵可以买「特供」空气,可以躲在豪车里,可以用这样那样的手段降低自身所受的伤害。但那毕竟是少数人,他们也难以完全隔离於当地空气之外。大体而言,每个人在雾霾面前还是相对平等的。

中国最近的大面积雾霾污染现象只是进入高发期的一个前奏。专家预计,中国的雾霾将在今后5到10年内将达到最严重的顶峰。对于这样一个长久存在的问题,人们十分有必要了解它的危害。

首先,雾霾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非常大。世界卫生组织把PM2.5与砒霜、石棉一起列为最高级别的致癌物质。广东省气象部门首席专家吴兑通过研究广州市内肺癌患者发病率持续上升现象,得出「癌症与雾霾有着7年之约」的说法。医学研究也显示,雾霾污染会对人体呼吸系统、脑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产生威胁,特别是会导致肺癌。

除健康外,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联合最近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则指出:雾霾天气现象会给气候、环境、健康、经济等方面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其中包括「影响生殖能力」。

北京大学医学部於2012年12月18日发布的《危险的呼吸--PM2.5的健康危害和经济损失评估研究》报告,使用了国际上公认的样本统计方法,在中国华中、华南、华北、华东分别选择几个城市的大气污染物进行研究,最终得出结论显示:2012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四地因大气中的PM2.5污染,造成的「早死」人数高达8572人,经济损失达68亿人民币。

专家探讨雾霾的成因

对于全国大规模的雾霾现象,专家认为,静稳天气和污染排放是雾霾形成和持续的重要因素。

专家指出,中国气溶胶浓度水平在世界范围内是较高的,仅次于南亚城市,远高於欧洲、美洲的城市。气溶胶粒子不仅对形成霾有贡献,还作为凝结核参与到了雾的形成过程中,因此,人类活动产生的人为大气气溶胶粒子对雾和霾的形成都有极大影响。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小曳等专家指出,雾霾形成后,会使到达地面的辐射减少,大气层结稳定度增加,有利於气溶胶不断积聚和凝聚,还造成更多雾滴生成,形成「恶性循环」,造成连续数天雾霾污染不断维持和加剧的现象。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介绍,中科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研究发现,在1月份中国中东部发生的雾霾天气中,细小颗粒物中识别出了四类有机物:氧化型有机颗粒物、油烟型有机物、氮富集物和烃类有机颗粒物。「含氮有机化合物是上世纪美国光化学烟雾事件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之一,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大气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秀骥认为,不能把1月的雾霾事件简单归结於全球气候变暖。雾霾形成,气象是一个条件,但更重要的是大气污染总体在加剧。

大气污染的根源又在中国粗放的发展方式。资料显示,中国GDP占全球10.48%,却消耗了世界60%的水泥、49%的钢铁和20.3%的能源,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不尽合理的产业布局,产生了大量的大气污染物。

另一方面,机动车污染问题更加突出。2012年,中国汽车保有量超过1亿辆,1亿辆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占全国排放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汽车尾气排放成为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同时,冬季寒冷,北方燃煤取暖会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烟尘,加上冬季干燥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大量的烟尘、灰尘在空气中充当了凝结核的作用,使空气中水汽凝结形成云雾状天气。

「雾都」北京应向国外借鉴经验

历史总是有相似之处,2013年的中国最大的「雾都」北京与50年前的英国伦敦相比,实在有太多相似之处。因此,就后者治理的成功经验,中国政府在立法层面也有很多值得向其借鉴的地方。

1952年12月至1953年3月期间,曾经的「雾都」伦敦大量使用煤炭作为生产原料,制造出「远近闻名」的灰霾,直接导致死亡人数较正常时高出约13500人。迫於巨大的压力,英国政府随即采取措施,4年后出台《清洁空气法》。

同时期,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及纽约空气逆流事件也催生了当地政府於1955年和1963年分别颁布《空气污染防治法》和《清洁空气法》。后据美国关注全球问题科学家联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统计,两部法律自通过实施后,至少防止了40万美国人的过早死亡。

中国在空气污染问题的治理上已刻不容缓。《经济学人》的报道指出:洛杉矶花60年时间治理空气才达到了联邦空气品质标准,那么中国更应该在大众舆论的监督下,在正确的方向引导下,加快治理速度。

2013年初雾霾的集中爆发,已经在中国各级政府中引起了高度重视。2013年,中央和地方都出台了很多治霾政策,保持了高压势头,但正如专家所言,改善「是一个逐步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

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与以往不同的是,该文件首次明确地方政府责任,各地方政府要出配套细则,提出目标以及具体行动计划。国务院的行动计划出台后,各省市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细则,中国从中央到地方掀起治霾热潮。

除此之外,2013年11月,中央下发通知,首次提出坚决纠正唯GDP用干部问题;中共中央组织部也对地方政绩考核提出八项要求,明确不能搞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排名,不再以GDP论英雄。要治理雾霾、调整产业结构、压减产能,势必会对G D P增长有所影响。地方政府能否放下「GDP第一」的包袱是能否实现转型升级、治理污染的关键。

可以说,当前在中国上下,要治理已经达成共识,考验的是办法,是决心,是能否取得实效。毕竟雾霾治理,是一个长期工程,见显效,需数十年,中国需要有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