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与其期盼被人雇佣和担心被炒鱿鱼,干嘛不自己创业?加拿大年轻人从退休婴儿潮一代手中购买“不起眼”生意的故事(上)

Why not start your own business? The stories of young Canadians buying "boring" businesses from retiring baby boomers (Part 1 of 2)
来源: 大中网/096.ca 王飞

(大中网/096.ca讯) 加拿大环球邮报(Globe and Mail)报道说,在加拿大,一场静默的财富转移正在发生。婴儿潮一代(1946-1964年出生)掌握着全国40%的小生意,其中许多人正面临退休却苦于无人接手。他们的子女更倾向于追求科技、创意或自由职业,而非经营一家看似"无聊"的本地洗衣房、洗车店、园艺公司或社区印刷店。然而,对年轻创业者而言,这些被低估的"无聊"生意恰恰隐藏着黄金机遇,比如门槛较低,社区刚需和退休业主能接受分期付款等。

吴莫琳(Maureen Ngo)在卑诗大学(UBC)读大四时辍学,但她并不是为了建立一家科技创业公司或推出一个崭新的生活品牌。她辍学是为了买下一家洗衣店。

25 岁的她很清楚,这不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行业。事实上,她买洗衣店正是因为这个生意很“无聊”。

虽然经营洗衣店并不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但她受到了一位网红的启发,这位网红将“无聊”的生意作为实现财务自由的低成本途径和快捷方式。

一年半后,吴莫琳已经收回了投资,管理着一支规模虽小但不断壮大的团队,并计划在未来收购更多生意。现在她信心十足。

她说:“我会更快地买下更多洗衣店。"

随着越来越多的加拿大婴儿潮一代退休时希望出售“无聊”的生意,吴莫琳成为了购买这些生意的年轻加拿大人中的一员。想想洗衣店、洗车店、社区印刷店和自动售货机等小生意,它们可能看起来平平无奇,并不令人兴奋,但这正是关键所在。

崭露头角的小老板们正在寻找购买已经在社区中站稳脚跟的生意,这些生意拥有较低的门槛、稳定的客户、可靠的收入和不太操心的管理,因此能够更好地抵御经济衰退,而不是另起炉灶,并承担随之而来的风险。

对其中一些生意买家来说,拥有一家无聊的生意是摆脱朝九晚五单调工作的一条途径。对另一些生意买家来说,这就是一种投资,并不是要取代他们日常工作,而是类似于投资买房然后出租。

这些生意买家大多在 20 到 40 岁之间。对他们来说,购买现有生意而不是白手起家,是一种风险较小的保障未来财务的方式。

为生意买卖牵线搭桥的在线平台 SuccessionMatching 的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安德森(Alison Anderson)说:"混乱中蕴藏着机会。"

她发现,在加美贸易战紧张局势和市场不确定性的背景下,2025 年初,小生意的买家极大膨胀了。

而且机会也越来越多。婴儿潮一代的退休潮正在席卷全国。根据加拿大独立生意联合会(CFIB)2023 年的一份报告显示,76% 的婴儿潮一代小老板计划在未来十年内退休。

这意味着预计将有超过 2 万亿加元的生意资产易手,其中许多是家庭(mom-and-pop)生意,他们试图寻找一个能继承其事业的年轻人。

虽然生意买家拥有商业背景会有所帮助,但并非必需。YouTube网红桑切斯(Codie Sanchez)启发了当时在读大四的吴莫琳,灌输给她购买小生意的想法。

吴莫琳还经营着一家游泳学校,她从大学辍学是因为她知道自己不想从事为别人打工的传统职业。她花了大约八个月的时间研究洗衣行业,听了一个关于自助洗衣店的播客介绍,然后亲自向温哥华各区的自助洗衣店小老板递交了 20 多封信,表达她对收购他们生意的兴趣。

最终,一位打算退休的小老板回复了她。他在温哥华东部拥有一家小型自助洗衣店。价格不到 10 万元,吴莫琳用自己的积蓄买下了它。

其他生意买家则混合使用自有资金和贷款为收购小生意提供资金。虽然小生意仍有风险,但与白手起家相比,风险较小。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