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股市大跃进对经改利多?利空?

来源: 白雪冰

如何避免股市衍生金融泡沫,如何协助中国企业和投资者拓宽有效投资管道分散金融风险,如何说明实体经济拓宽融资管道,这都是内地监管层的案头课题。当前的牛市正是改革的好时机。中国经济最大的风险来自实体经济,而拯救实体经济,惟有及早攻坚改革难关、争取改革红利才是正途,用股市做「稳经济」补药,只能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

中国经济陷入六年来最低增速,而股市却自去年11月以来,逆势展开新一波「大跃进」行情。此轮「疯牛」,被视为「维稳」中国经济、刺激国内消费,化解地方债危机的「国家战略性牛市」,但股市脱离经济基本面的疯狂「大跃进」,进而触发的大起大落,透支的却是长期利好,造就了资金「脱实入虚」,对中国经济「维稳」显然绝非福音,反而会埋下祸根,甚至会重蹈楼市之祸,绑架中国经济。

用股市救火中国经济显然是选错了靶心,用错了子弹。当前股市大跃进已有不受控之势,政府虽已是骑虎难下,但不能首鼠两端,泡沫催谷越大,破裂清算所付出的代价就越大,中国稳经济政策亦越被动。而一旦股市泡沫被戳破,则会触发信心危机,中国金融体系乃至经济全盘都将深受重创。

笔者认为,健康的股市才是对中国经济最好的「维稳」。因此,中南海惟有大刀阔斧推进经改,打牢股市健康发展的制度和经济地基,用改革托底经济,而不应冀望以股市救经济,才能为失速中国经济铺就逃生气垫,成就经济和股市双牛长牛。

经济与股市冰火两重天

七年漫漫熊途之后,中国股市又重回世界舞台中心,一举从全球表现最差股市成为全球最亮眼股市。自2014年11月至5月4日,A股不断刷新七年新高,股指上涨约达120%,今年首季,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新股融资额首次超越香港交易所。4月20日,沪深两市总计成交超出1.8万亿元,超过纽约证交所,导致系统爆表。中国此轮牛市持续时长多达883天,较七年前多出56天,成为自中国股市1990年诞生以来持续时间第二长的「超级大牛市」。

火爆股市吸引大量投资者「跑步入市」。数据显示,4月后3周A股新增开户数突破千万户,达1034万户,再度刷新历史新高。广场上的大妈们开始「弃舞从股」,路边卖香蕉的小贩亦加入炒股阵营,以80后、90后们为主力的新股民竞相入场。

与热火朝天的股市相比,中国经济则寒气逼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仅为百分之七,创出六年来低点,投资,消费,外贸三驾马车同时减速,3月出口大幅倒退14.6%,月度贸易顺差降至13个月内的最低点,4月进出口数据同比亦双双大降,进出口总值降逾一成,远超市场预期。工业增加值、投资、零售、发电量等数据均显著低于预期,与此同时,房地产各类指数大幅下滑,重化工业下降,土地财政缩水,地方投资能力萎缩,私人投资下滑。一季度,中国结售汇逆差增长近1倍,资本加速流出势头明显。

有说法认为,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不是经济下滑风险,而是经济失稳风险。作为亚洲最大的经济体,「中国经济正面临债务过高、产能过剩等各种风险,诸多迹象显示出中国经济已处于危险边缘。」更值得警惕的是,2015年头3个月,中央最关注的就业首次出现逐月微降。

经济基本面亮起红灯,股市却烈火烹油、逆势而进,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警示称,泡沫迟早要破,投资者须警惕。经济学者马光远亦认为,中国股市是恐怖大片与经济学无关。安本亚洲资产管理董事总经理杨修对中国股市投机性行为感到忧虑,「中国现在的资金流动情况有点像赌场,资金正向离岸市场转移。」

国家牛市托底经济

中国股市与经济背道而驰,令外界惊呼看不懂。事实上,此轮行情可谓「国家战略性牛市」,其重要使命是作为「稳增长」武器,为中国经济托底加油。中共喉舌《人民日报》就曾刊文写道,「此轮牛市总体上有利於经济发展,促进企业低成本融资,产生财富效应,刺激消费,是中国股民对未来中国经济走势的积极认可,大家用手里的钱投了中国经济未来一票。」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今年3月召开的中国两会新闻发布会上称,资金流入股市亦是对实体经济的一种支持。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4月亦表示,近期股市上涨,是市场对经济增长「托底」,有其必然性。

有分析认为,股市上涨可提升国有股权价格,有利於进行国资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资产重组,同时亦使得地方政府处置国有资产的过程更为容易。如果在牛市之中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顺利推进,困扰中国政府的地方债务问题将迎刃而解。

与此同时,通过股市这一直接融资管道,来舒缓银行承担的输血压力亦在官方考量之内。增强股市的直接融资占比,可减轻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管道的社会融资压力。股市上涨为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难题打开方便之门,有利於化解银行不良资产所引发的金融风险,对商业银行现行的存量金融资产进行改革和调整,缓解和释放银行系统的金融风险。

此轮国家牛市还被视为中国大国崛起的助推器。大国崛起需要资本市场撬动,中国要走向国际舞台,参与国际竞争必不能在资本市场失分。中国目前上市公司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仅为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之间,而一个比较成熟的经济体约为70%-80%,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发展资本市场的潜力仍大。

高盛在5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中亦对牛市托底中国经济说法表示「认同」。该报告指,通过股市交易相关的金融活动,牛市将提振中国GDP0.5个百分点,而股市财富效应带来消费的增加,将再提振GDP 0.2个百分点。

正因如此,内地政府对股市倍加呵护,证监会对「伤害」股市的各路消息频频辟谣,反复重申无疑打压股市;财政部万亿置换,托底地方债;央行放水宽松货币,果断护航;官媒连番喊话:中国经济需要牛市。

在市场对牛市行情的预期下,习李提出的互联网+的概念,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自由贸易区、走出去战略、节能环保、国有企业改革这些「国家战略」,都已在中国股市轮番掀起炒作行情。

「国家牛市」概念下,各方对此轮牛市纷纷看多。独立经济学家金岩石在其微博中表示,牛市将维持到2017年,沪指万点不是梦。「国家需要牛市,经济转型需要牛市」,有观点甚至认为,股市将接替房地产市场,成为新的国家战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

股市大跃进弊多利少

毋庸置疑的是,牛市行情的确可解决上市企业融资难题,并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财富效应」,拉动内需。但中国当前需要的是「稳牛」而非「疯牛」,「疯牛」行情不仅难以持久,还会直接导致「过山车」行情,给中国经济带来灾难,5月小长假之后,A股曾一度「高台跳水」,暴跌三天,跌逾8%,总市值蒸发4.2万亿元,股民人均浮亏已超2万元,就是明证。

对于内地政府和市场而言,「稳牛」「慢牛」是双赢,暴涨暴跌则是双输,当下内地股市「泡沫盛宴」,七大风险值得警惕:

第一大风险:埋下风险炸弹。内地股市如一直烈火烹油,在缺乏经济基本面和企业业绩支撑下一路疯涨,无疑会导致市盈率过高,泡沫集聚。有数据显示,4月底大盘市盈率为28倍,市盈率过百的股票已超过了800只,中小板的市盈率则已达63倍,创业板的市盈率更高达114倍,81%的A股散户一个月至少交易一次,交易比例远高於美国的53%和法国的32%。

据不完全统计,股市杠杆融资规模已经超过2万亿,部分股民卖房炒股、借债炒股,杠杆倍数超过3倍甚至5倍。麦格理银行发布报告指出,表面上,A股杠杆率为温和的3.3%,若只按流通盘计算,这个比例就升至8.3%。由於高估值股票过多,有观点指,当前内地A股已到了「纳斯达克泡沫爆破前的水平」。经济学者叶檀提醒说,中国股市必须尽全力控制杠杆率,否则风险蔓延入市的上亿股民,当大多数人破产时,情形将比地方债破产还要可怕。

第二大风险:透支长期利好。「疯牛」不停步还会导致长期利好被透支。习李上台以来,简政放权、强力反腐,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扩围自贸区,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此一揽子利好改革措施鱼贯而出,是此轮股市走强的基本动因。但改革不能一蹴而就,A股利用这些题材过度炒作,无疑是对长期利好的过度透支。

第三大风险:造就「脱实入虚」。当前中国全民皆股,股市泡沫特征明显,「疯牛」狂进,所造成的「脱实入虚」,对实体经济非但无益,反而有害。有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共有337家上市公司持有1336只股票,77家上市公司投资股市资金过亿。由於不需要公开披露数据,非上市公司投资股市的情况可能更为严重,由此可见,当前企业「脱实入虚」参与炒股不在少数。

流入实体经济部门的投资放缓,大量资金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之间循环周转,大量资金「脱实入虚」,无疑与管理层利用股市维稳经济的意图南辕北辙。
第四大风险:恶化收入差距。资本市场严重悖逆实体经济,除了加剧经济内在失衡和金融风险,还会恶化了收入差距。房地产市场是中国财富分配的资产市场,而中国的股票市场则是中国财富分配的资本市场。既得利益集团通过股票市场快速积累财富,从而使得中国社会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加剧「马太效应」。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导致中国贫富差距急剧扩大,而中国的股票市场亦在加剧这个差距。一旦股市泡沫破裂,将对整体经济和家庭的资产负债表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并对消费产生致命一击,同时中国家庭财富的分配不均状况将更为严重,这无疑会对社会稳定造成压力。

第五大风险:抬高融资成本。股市「疯牛」行情还会挤压实体经济资金供给,提高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近期股市火爆行情之下各路资金涌入,对实体经济资金供给形成显著挤压。与此同时,股市高歌猛进同样挤压了债市等其他资本市场资金供给,推动融资利率显著上升。有数据显示,在央行维持银行间流动性宽松环境下,10年期国债利率从2月末的3.36%持续攀升至4月14日的3.62%。在经济疲弱时,股票「疯牛」还将制约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空间。

第六大风险:重创经济。内地A股在2007年10月达到疯狂顶峰--站上6000点,但「疯牛」行情注定难以持久,随后的断崖下跌,让中国股市陷入七年熊途。当前市场犹如2007年翻版,过度亢奋、杠杆泛滥成灾,「疯牛」行情不仅会毁了股市未来,更会绑架中国经济。「杠杆市」下,一旦股市下行,就会发生可怕的踩踏事件,甚至金融危机,5月5日至7日的「强震模式」已是危险信号。

由於中国经济尚处转型当中,中国股市泡沫破灭的影响或远远超过美国「纳斯达克泡沫」,甚至会导致中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一旦泡沫破灭,政府将不得不付出高昂的代价来避免金融系统的崩溃,这亦将在长期内加大政府债务压力。

第七大风险:阻滞改革。更为致命的是,中国股市一旦出现断崖下挫,将冲击中国信用评级,近日摩根士丹利七年来第一次下调中国股市整体评级,认为由於股价飙涨、盈利能力降至2009年以来最疲弱水平,中国股市已变得昂贵。股市暴跌带动经济不断下滑,难免增加中国「稳增长」难度,并冲击中国经改,习李主导的反腐和改革的正当性就会遭到抵制,令中南海新一轮改革更难推动。与此同时,习李主推的国际金融和经贸战略,如亚投行、一带一路、上合组织银行、金砖国家银行等,亦会因缺乏有效经济支撑,而需要重新审视调整。

与其「泡沫牛」不如「改革牛」

当前中国此一轮「巨震牛市」,「泡沫牛」「杠杆牛」「政策牛」特征明显,但股市与经济面、企业面脱离,即使再屡创新高,亦难逃被打回原形的厄运,导致全盘皆输。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易宪容撰文直言,当前内地牛市既没有实体经济的基本因素支撑,也无法用股市投资模式来分析,它完全是国内投资者对政府政策倾向的一种反应。「国家牛市」大概念下,过度刺激无疑会催生危险的资产泡沫,中国政府应牢记上次「四万亿」刺激经济遗害多年的教训,强刺激不如强改革,只有大刀阔斧推进改革,才会进一步奠定股票市场的牛市根基,让中国股市更好地助力实体经济,加快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就当前而言,内地监管层既不应当过度打压或刺激股市,亦不应当让股市承担过多「救经济」责任,股市大跃进绝非上策,「人造牛市」不应成为国家战略,应努力打牢股市发展的制度和经济地基,一个健康的股票市场才是对经济最好的「维稳」。

如何避免天量资金从实体经济流入股市,衍生金融泡沫;如何协助中国企业和投资者拓宽有效投资管道,分散金融风险;如何说明实体经济拓宽融资管道和投资管道,这些都是内地监管层的案头课题。当前的牛市,正是改革的好时机,一系列改革恰可借此宽松时机顺势推出。

当前,中国经济最大的风险来自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恢复元气才能支撑中国资本市场,亦才能成功拆弹金融风险,否则一切都是空谈。而拯救实体经济,惟有及早攻坚改革难关、争取改革红利才是正途,用股市做「稳经济」补药,只能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

编注:本文由香港《镜报》供稿。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