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中国大打出手 加拿大是做缩头乌龟还是全力反击?《环邮》社论

China has dropped the gloves. Should Canada turtle, or fight back?
来源: 大中报 梁楚怡



《环球邮报》7月31日发表的一篇社论文章称,两名前加拿大外交官称外交部门致电要求他们在发表涉及中国政策的评论前先知会环球事务部一事所引发的争议在本周二终于得出必然的结论,联邦自由党利用多数优势投票否决了反对党要求议会就此举行听证会的动议。
 
联邦保守党及其他批评人士认为当局致电马大维(David Mulroney)和赵朴(Guy Saint-Jacques)是想让他们闭嘴,因为他们都担任过加拿大驻华大使,并且经常会被新闻媒体要求就加中关系持续恶化的问题发表评论。
 
就特鲁多政府而言,这是愚蠢之举,也是又一次失败,因为当局选错了施压对象。


 
环球事务部已经就此事道歉,并称其绝不会扼杀外交官的言论。联邦外交部长方慧兰(Chrystia Freeland)至少也已经向赵朴道歉。现在让我们撇开议会的表演,继续对该事件进行探讨。
 
实际上,现在至关重要的问题仍是在加拿大警方于去年12月在温哥华机场逮捕中国科技巨头华为技术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的首席财务官孟晚舟(Meng Wanzhou)后,渥京一直没有针对中国制定明确的应对政策。目前,孟晚舟已获保释并住在其位于温哥华的豪宅中,她正在抵抗美国的引渡要求。
 
在孟晚舟被捕后,北京随即便拘禁了两名加拿大公民,并莫须有地指控他们二人涉及国家秘密犯罪的罪名,外界普遍认为北京此举是带有政治目的的劫持人质。此外,中方还通过暂停从加拿大进口油菜籽及猪肉和牛肉对加方进行报复。
 
但迄今为止,特鲁多政府的应对措施只是抗议中方拘捕加拿大公民,以及寻求盟友的道义支持,这其中亦包括不靠谱的川普(Donald Trump)领导的美国政府。除此之外,渥京没有采取任何报复措施,这也使得评论员无从论述可以展现加拿大骨气的行动。


 
例如,马大维曾提醒民众最好暂时不要到中国进行非紧急旅行,建议加拿大游客避免到“一个会进行强制拘留的国家”,这句话准确描述了中国的现状,但在令他反感的环球事务部来电中就特别提到了这句话。
 
另一位前加拿大外交官本周在《环邮》上发文称,渥京应该考虑收紧与中国执政共产党成员相关的学生签证发放,同时再采取其他一些强硬措施。
 
事实上,以美元计算,加拿大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价值至少是其向中国出口商品价值的两倍。在加拿大的出口商品中,中国的购买量只占到5%左右,而美国的购买量占比则高达76%。
 
换句话说,也就是加拿大有能力针对中国的部分商品实施进口禁令,而此举可能会令北京的领导层如坐针毡,就像北京禁止进口加拿大的油菜籽和肉类产品导致特鲁多政府退缩一样。
 
在美国总统川普于2018年对自加拿大进口的钢铁和铝材加征关税后,渥京就曾以牙还牙,通过对自美国进口的波旁威士忌和预制食品等商品征收关税加以报复。


 
奇怪的是,渥京可以对其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最重要的盟友采取强硬措施,但对中国却一直是持无法解释的顺从和谨慎态度。
 
这很可能是因为尽管川普存在许多弊病,但他领导的国家并非是完全脱离法治的不道德专制国家。美国在绝大多数时候仍会遵循规则行事,并且其有独立的法院系统可以听取投诉。
 
而在另一方面,中国政府的权力没有任何约束,没有法规对其加以限制,其对伤害让其不满的小国家也没有任何悔意。加拿大和中国对决,就好像小田鼠和大灰熊搏斗。
 
可能是渥京在和北京进行幕后谈判时不想惹恼这头大灰熊。但与此同时,特鲁多政府在孟晚舟被捕事件上正确地坚持不让步,并没有屈服于中方提出的抛弃法治,立即释放孟晚舟的要求。


 
但是,由于外界没有看到任何进展迹象,那些在与中国打交道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人士对渥京的对华政策深感不满,他们认为政府可以采取更多措施,并且加国人士也不喜欢看到自己的同胞被扣为人质。
 
因此,让外界了解特鲁多政府面对强硬的中国是选择反击还是退缩很有必要。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