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中美贸易战决战在金融?

来源: 大中报特约 原乡



9月1日,美中双方向对方加征关税。美中贸易战随着双方不断加征关税,正使得双方的经济关系愈发走向脱钩,但贸易战的决战场所却可能转移到金融。一旦真的脱钩,中方的损失难以想象,而美方自然也得不到什么好处。其实中方手里有一张重牌,就是中国所拥有的1.113万亿美元债券。自贸易战以来,中国正持续减持美债(很少有增持的月份),去年9月减持137亿;今年3月减持104亿;今年6月比5月又多减了75亿。尽管如此,中方却对美债的处置始终低调谨慎,为了取得与美贸易战的缓和及订立协议,从不轻易亮剑以刺激老美。

虽然贸易战开始至今的一年多来,一直是老美在采取主动攻势,反复加征关税和打压中国如华为等重要企业。可中方非但没有屈服,反而相向反征税,摆出一副硬抗的姿态。其实老美清楚,一旦双方硬撞脱钩,中方可能发展缓滞甚至要过紧日子,但老美自己也捞不到什么好处,最要命的是一旦双方彻底翻脸,中方即便出于安全考量也会猛抛美债,那美国势必将处于金融和经济的蹦盘趋势。美国的这种担忧,其实一直存在。



前几天有媒体报,美国债券持有人基金会ABF 共同创办人必昂科(Jonna Bianco)提出:美国人持有的前清政府所发行的“湖广债券”本金加高息(五厘)1百多年的复息滚动,约达1.5兆美元超过现在中国所持美债的1兆多美元。川普虽未对此正式表态,但美方借由以舆论挑破或造势,这似乎有对中国所持美债之赖债的不祥兆头。从法理上讲,前朝政府的债务理应由后继政府继承,而清朝的后继者中华民国政府至今仍然法理存在,美方应该与台湾交涉才对,此债与北京还形成不了三角债的关系。再者,二战时形成反法西斯同盟国的谈判,西方列国取消了与前清所订立的所有不平等条约(脱殖民地帽子,此乃蒋中正不可磨灭的功绩),虽然不够彻底的遗留香港问题(上世纪97年也最终解决),但诸如湖广债券之类债务等事项,当时列国与国民政府在废旧约结新盟的谈判中理应有涉及。对此,台湾方面当有相应的档案资料表述,或以前清的破产作为免责应对。据说,中方曾因湖广债券在美有过两次司法交涉,结果中方赢。

老美对中国持有的巨额美国国债,一向犹心仲仲。前国务卿希拉里在参议员任上时,曾对在国会作证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问,如何应对所欠中国的巨额国债,格林斯潘的回答令希拉里等人震惊:这钱其实不用还,中国人非但不会要兑债、反而会继续增持收益良好的美债。在双方关系平顺时期,老美就用成本低廉印制的美钞换取了中国的实物和劳动,当然中方也解决了大量就业压力、以及获取有限的但远比老美低的利润,且这种利润相当部分还以债券方式存留在美国(老美的两伊战争军费就一定含有此款),不过中方在资源消耗和环境损害上也代价不小。



当双方关系良好时,这种“同舟共济”各取所需的状态能够维持。但毕竟难以永久持续。中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结构,相当程度捆绑在美国的主动采购意愿及关税限制上,自主性和弹性不足。随着中国所持有的巨额美债和对美贸易出超不断增加,对美国金融及经济的影响作用也日益增加,某种程度上像一颗不定时的炸弹。这场贸易战并非是川普的心血来潮,即便明年川普连任失败,也会有别人来持续这场贸易战。随着中国的经济体量和科技水平不断增强,特别是与一些国家在能源供应如伊朗俄国等以人民币结算,以及与其它国家在贸易和工程技术上以人民币结算,这就大大地挑战了美元的霸权地位。虽然人民币的国际流通及替代美元还很遥远,但撼动美元地位的前期姿态,却是老美万不能容忍的。压制中国最显而易见的做法,就是从扭转中方在两国贸易的持续巨额出超上入手,川普傲慢的征税和反复无常的施压手法,以正欲崛起赶超老美的中方,当然不甘以世界老二之尊受辱。反弹是必然的,但解决过分依赖出口的经济结构问题,也已迫在眉睫,即使川普此刻不发动贸易战,中方也会力图转变和调节出口导向型经济,以及改变产品和技术的出口组分和类型。所以对于美中经济的暂时脱钩,中方并非完全不能承受。



尽管中方未能轻启金融战,而老美事实上也很忌惮金融战作为美中贸易战的决战场所,因为成则赚了一大把(但毕竟并不能把中国怎么样),败则可能失去美元霸权地位,从此滑下世界老大的位置,这是老美不可承受之重。故现阶段双方除了会有有限碰撞,但还是会寻求妥协之道,中方是力量有限不能下最后摊牌的决心,老美方也并非是川普在顾忌总统连任,而是美国资本集团尚不能放任川普太随心所欲。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