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易顺差扩大,但人民币没有大幅升值
来源: 大中报 冯惠蓉

(大中报/096.ca讯)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报道说,中国8月份出口同比增长9.5%,好于预期,进口则有所下降。这在外汇市场上引发了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贸易顺差不断扩大之际,人民币为何没有更多地升值?
今天你也许关心的话题:
想要阅读与本文有关的话题?请点击本文末的链接!
诚然,人民币汇率处于一年多以来的最高水平,报1美元兑人民币6.83元,但这反映的主要是美元走弱而非人民币走强。ICE美元指数今年和本季度以来的跌幅均大于同期美元兑人民币的跌幅。该指数衡量的是美元兑一篮子其他主要货币的走势。
10年期中国国债收益率比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高出了2.4个百分点,差距比全球金融危机结束后那段时间还大,从而使得中国国债成为了一个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这一差值显示中国政府应对新冠疫情的方式相对而言带有紧缩色彩:中国货币供应量的同比增速慢于美国、英国、欧元区和日本。


绝大多数潜在的中国游客无法离开中国也是一个有利因素,因为中国是旅游服务的净进口国:中国居民在海外的消费超过海外游客在中国的消费。
虽然中国官方数据的可信度不高,但几乎没有迹象表明该国政府为了压低人民币汇率而干预外汇市场。7月外汇储备数据略有上升,但基本上持稳。其他干预措施未显示有任何重大活动,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干预的可能性。
那么人民币为什么没有更强劲呢?高盛(Goldman Sachs)分析师至少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理由:外汇结算数据表明,7月商品贸易只有32%的净收益被汇回,意味着对外汇市场影响不大。
尽管外国持有的中国政府债券有所增加,但在全球资本流动的大背景下,今年的增幅是轻微和试探性的:仅略高于400亿美元,相当于8月商品贸易顺差的三分之二左右。
周一(9月7日)公布的其他消息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可能抑制人民币升值的难以量化的因素。美国正考虑对中国最大的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Co. 简称﹕中芯国际)实施出口管制,这是跨太平洋局势动荡的又一个标志,给持有中国资产的投资者增加了额外风险。
即使存在贸易顺差、出境游游客减少以及利差优势,但目前持续存在的商业冷战威胁仍将笼罩在中国资产之上。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可能会继续弱于其他基本面因素所预示的水平。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