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强生为避巨额赔款 计划拆分公司让其中一间申请破产

来源: 大中报 冯惠蓉

 
(大中报/096.ca综合讯):据称,强生公司正研究一项计划,将其婴儿爽身粉致癌诉讼中产生的赔偿责任转移到一家新成立的公司,之后为该公司申请破产保护。

今天你也许关心的话题:
 
 
想要阅读与本文有关的话题?请点击本文末的链接!
 
在和解谈判期间,强生的一名律师告诉原告律师,强生可能会执行这一破产计划,这可能会导致目前尚未和解案件的赔偿额降低。原告律师最初将无法阻止强生采取这一举措,不过以后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对其提出挑战。一些知情人士称,强生尚未决定是否实施该计划,最终可能放弃这一想法。
 
据报道,截至4月,美国法院大约有28,900起针对该公司及其子公司Johnson&Johnson Consumer Inc.的未决诉讼,这些诉讼将卵巢癌和其他伤害归咎于含滑石粉的爽身粉。强生公司2020年停止在美国和加拿大销售这类产品,并在其4月份公布的最新季度报告中表示,滑石粉相关案件的数量继续增加。

分享不同信息/观点,做明智判断/决策!请点击096.ca!
 
公开报道显示,当地时间2019年10月18日,强生公司在官网发布声明称,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在一瓶强生婴儿爽身粉内发现少量致癌物石棉,强生公司主动在美国市场召回相关批次产品,涉及产品大约为3.3万瓶。
 
在此之前,强生公司曾因爽身粉产品致癌事件付出天价赔偿。2018年8月,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巡回法院法官确认,22名女性针对强生爽身粉致癌的指控判决成立,判决涉及赔偿金额为46.9亿美元。

 
2020年5月,强生公司表示,因安全担忧方面的形象导致顾客需求下滑,将在美国和加拿大停卖其最知名产品之一的含滑石粉的婴儿爽身粉。不过,公司将继续在美国和加拿大贩售含有玉米淀粉的婴儿爽身粉,也将继续在美加以外地区销售含有滑石粉以及含有玉米淀粉的婴儿爽身粉。
 
此后,6月24日,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报道称,美国密苏里州一家上诉法院维持陪审团裁决,裁定强生爽身粉致22名女性罹患卵巢癌,不过该法院将强生被勒令支付的46.9亿美元赔偿金减少了一半以上,至21.2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赔偿金减半,强生公司仍寻求推翻上述判赔裁决。2021年6月初,据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报道,美国最高法院驳回强生公司的上诉案,该上诉案寻求推翻一项判赔约20名女性21亿美元的民事裁决,这些女性指控强生公司的滑石婴儿爽身粉导致了卵巢癌。
 
据报道,美国最高法院在一份简短的书面命令中驳回了强生公司的上诉案,保留了密苏里州上诉法院对该公司的裁决。
 
报道指出,这些使用强生公司婴儿爽身粉和其他含有滑石粉的产品的女性于2015年提起诉讼,指控该公司的滑石粉产品含有石棉,而且强生公司一直知情并对其保密。
  
由于滑石粉原料中会伴有石棉类杂质,石棉已被国际公认为致癌物,因此各国各地区对滑石粉作为化妆品原料使用时,均会对其石棉残留物进行严格的控制要求。
 
强生生产滑石粉产品的子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强生在这场诉讼中没有决定任何具体的行动方案,而是会继续捍卫滑石粉的安全性,并在民事侵权系统中对这些案件继续提起诉讼,正如未决的审判所证明的那样”。强生公司拒绝进一步置评。
 
如果强生这样做,尚未达成和解的原告可能会发现自己与一家可能小得多的公司陷入旷日持久的破产程式争议。未来对原告的赔付将取决于强生决定如何为承担其滑石粉诉讼赔偿责任的实体提供资金。
 
强生公司现在正考虑使用德克萨斯州的“分裂合并”法,该法允许一家公司至少拆分为两个实体。一些知情人士称,对于强生而言,这可能会创建一个新的实体,承担其滑石粉产品赔偿责任,然后申请破产以停止诉讼。
 
这一策略被法律专家称为“德州两步破产法”(Texas two-step bankruptcy),其他面临石棉诉讼的公司近年来也采用过这种策略。

分享不同信息/观点,做明智判断/决策!请点击096.ca!
 
一些知情人士说,除了德州法律之外,强生还可能探索使用其他机制来实施破产申请。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