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调查:30%受访加拿大人称处于破产边缘

来源: 大中报 王飞
 
 
(大中报/096.ca讯):根据环球新闻的报道,债务谘询公司MNP委托市场调查公司Ipsos最近作的一份民调显示,30%受访加人表示他们正处于破产边缘。
 
今天你也许关心的话题:
 
 
想要阅读与本文有关的话题?请点击本文末的链接!
 
调查显示,随着COVID-19疫情在全国逐渐消退,加拿大人对债务的担忧程度存在很大差异。虽然一部分人的债务情况在疫期有所改善,但30%的人称无力还债,是自2017年以来最高比例。特别是年轻人,疫期旧债难还又添新债。
 
Ipsos民调公司最近代表MNP会计咨询公司进行的调查显示,收入较高的家庭更有可能称,与病毒大流行之前相比,他们的债务状况有所改善;另一方面,那些收入较低的人更有可能说情况变得更糟。
 
特别是年轻的加拿大人,更有可能说,在疫期,他们越来越难以偿还债务,并且累积了额外的债务。

分享不同信息/观点,做明智判断/决策!请点击096.ca!



总体而言,受访者表示,他们在月底剩余的钱比在前一次在3月进行的调查中多,剩余现金平均增加了106元至731元。但是,MNP指出,30%的受访者称自己无力偿债,这是自2017年以来的最高比例。
 
加拿大政府已开始逐步取消一些特别的收入支持措施。疫情期间,加拿大部分劳动力市场出现问题,导致数百万人失业。
 
加拿大人的加拿大恢复受益福利金(CRB)将从本周起降为每周300元,之前是每周500元。联邦政府在疫期为提高EI福利而引入的临时救济,将在2021年9月结束。
 
预计个人破产将在今秋增多
餐饮业在疫期受到重创,取消相关防疫限制措施后,该行业急缺人手。有迹象表明,许多行业的雇主都渴望招聘。例如,7月初,求职网站Indeed Canada上的招聘信息比2020年2月的水平高出33%。
 
专家称,一些债务人在重返工作岗位后可能会在财务上更加困难。失业意味着工资没有增加,也无法获得像CRB这样的收入支持福利。
 
专家预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重返工作岗位,以及债权人增加收债活动,个人破产情况将在今年秋季开始增多。
 
根据MNP的报告,有房贷的房主可能是另一个“风险”群体。在接受调查的拥有住房的加拿大人中,有1/3的人说,他们觉得是有房穷人,在每月支付完与住房有关的账单后,剩下的钱很少。
 
调查显示,大约550万房主在财务上容易受到利率上升或工作状况变化的影响。
 
加拿大房贷和住房公司(CMHC)上周四公布的一项调查发现,最近2/3的购房者支付了他们所能支付的最高房价。

分享不同信息/观点,做明智判断/决策!请点击096.ca!



财务状况较好的人也要谨慎支出
MNP持牌破产受托人Grant Bazian对那些在疫期中财务状况较好的人也提出了警告。
 
1/3的受访者表示,随着经济解封,他们计划增加支出。巴济安警告,不要沉溺在打破预算的疯狂支出中。
 
Bazian是MNP会计所的破产业务总裁。他说:“相当一部分加拿大人,好像准备从解封中直奔购物中心、餐馆和机场,庆祝瘟疫的结束。对许多人来说,即使他们重新找到工作,并试图处理他们可能积累的新债务,财务损失可能仍将持续数年。”
 
持牌破产受托人、Hoyes Michalos破产管理公司合伙创始人Doug Hoyes说:“一方面我们看到疫情期间那些继续工作有薪酬的人士因为减少旅游消费积累了财富,财务状况得到改善,另方面那些失去工作有债务的加人入不敷出,财务状况更加脆弱。特别是政府的救助金正在逐步退出,置他们于无力偿还债务的境况。”
 
MNP民调报告还显示,那些拥有房贷家庭是另一个“危险群体”,1/3拥有房贷的受访加人表示,他们已经感受到“住房贫穷”(house poor)。
 
报告统计,全国有大约550万房贷业主对利率调整、工作变动非常脆弱,一旦遭遇利率上涨或者失去工作面临巨大财务困境。

分享不同信息/观点,做明智判断/决策!请点击096.ca!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