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面对CUPE周末可能出现的罢工,省府拟立法强制5.5万名校工返岗,各教育局有不同打算

Ford government plans legislation to pre-empt strike by school support workers
来源: 大中网/096.ca 王飞

(大中网/096.ca讯)据多伦多星报报道说,在CUPE表示其雇员将从11月4日(周五)开始罢工后,安省政府计划在10月31日(周一)推出先发制人的强制复工(back-to-work)立法,并强加给5.5万名学校校工一份合同。但省府是否能在周五的罢工日期前通过该立法还有待观察。

今天你也许关心的话题:
民调:随着生活开销的攀升,越来越多的加拿大人告别了流媒体订阅
RBC: 房价下跌、股市低迷将使加拿大人的净资产减少1.6万亿元
数百万人服用的胃灼热药物与7种高风险的癌症有关


在加拿大公共雇员工会(CUPE)按规定提前五天通知罢工行动后,双方在10月30日(周日)举行了一次短暂的谈判会议。省府随后提出了最终提议,但未令劳方满意。

安省教育局工会理事会主席沃尔顿(Laura Walton)说:"我们乐观地去参加会议......但他们却给我们下了最后通牒(ultimatum)!"

她透露,强制复工立法已经制定好了,政府 "无意与教育工作者进行公平的谈判"。

政府提出的四年合同是立法的一部分,将强加给学校管理员、学前教育工作者、教育助理和办公室工作人员。

此前,教育厅长莱彻(Stephen Lecce)曾多次表示,他不允许安省学校在因COVID-19疫情而中断两年多之后出现动荡。

莱彻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正在尽一切努力让学生们继续上课,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周日要求CUPE回到谈判桌前与我们见面,并提出一个更慷慨的提议。"

他认为省府需要提前立法,"因为CUPE拒绝撤回他们的罢工意向"。

政府的最终提议略微提高了工资增长,收入低于43,000元的人每年增长2.5%,其他所有人增长1.5%。这与最初提出的收入低于40,000元的人加薪2%,收入高于40,000元的人加薪1.25%相比有了变化。福利和养老金将基本保持不变。

然而,将合同强加给雇员的做法被证明是代价高昂的,前省长麦坚迪(Dalton McGuinty)领导的自由党政府在2012年这样做之后就吃了苦头。

麦坚迪当时推出第115号法案(Bill 115),该法案是财政紧缩政策的一部分,冻结了教师工资并终止了可累积病假,违反了劳资双方的集体协议。此后,省府已向包括CUPE在内的工会支付了超过2.1亿元。

10月30日(周日)早些时候,安省公立教育局协会主席亚伯拉罕(Cathy Abraham)说:"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拿到一份公平的集体协议,该协议有充分的资金,并符合我们学生的最佳利益。我们在周日将与其他各方会面"。

全省各地的教育局也开始发布计划,以防罢工,一些人透露学校将不得不关闭,另一些人则透露学校将保持开放。

CUPE代表安省大量的教育局的工作人员,包括大多伦多地区的所有教育局。

多伦多天主教教育局表示,如果雇员罢工,其学校将被迫关闭,Kawartha Pine Ridge公立教育局和其天主教教育局也是如此。

多伦多地区教育局表示,周一将分享更多信息,但鉴于CUPE代表约14,600名雇员,要求家庭"为所有可能性做好准备"。

哈尔顿区教育局计划对小学生实行交替返校计划,这意味着孩子们一天在学校,第二天在家里上网学习,不断循环。可以放心的是,即便罢工,高中生会继续返校上课。

哈尔顿区教育局在推特说:"哈尔顿教育局中学(9-12年级)将继续每天为所有高中学生开放返校上课。这包括所有7-12年级的学校(Aldershot、Burlington Central和Acton 区域)"。

皮尔区教育局和杜咸区教育局都表示,他们正在监测这一情况,并将在得到进一步信息后提供最新反馈。这两家教育局建议家长为任何可能性做好准备。

CUPE希望集体协议包括大约11%的年度工资增长。因为其成员通常是学校中工资最低的,平均每年39,000元。

CUPE还在寻求增加加班费,以及增加更多校工,以保证学校的人员配置和服务水平。

汉密尔顿区教育局主席丹科(Dawn Danko)说,本周学校将继续开放,但他补充说:"我们对谈判没有取得积极进展感到失望......我们要求教育厅长考虑一个更好的协议,支持CUPE教育工作者,并且不对学生的学习造成进一步的干扰。"

新民主党教育评论家帕斯马(Chandra Pasma)指责教育厅将该省 "带到了学校混乱的边缘。他们是唯一能够在这个倒计时中按下停止键的人"。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