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备受争议的温和育儿法怎么样,它的效果好吗?(下)

What about the controversial gentle parenting method, does it work? (Part 2 of 2)
来源: 大中网/096.ca 王飞

上接 : 备受争议的温和育儿法怎么样,它的效果好吗?(上)

问:温和育儿法是一种新理念吗?

答:尊重孩子、帮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并倾听他们的心声并不是什么新想法。

20 世纪 20 年代,心理治疗师阿德勒(Alfred Adler)就谈到过这一点。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体会到积极育儿运动的兴起,其真正的重点是作为父母要更加用心。我认为心理学专家戈特曼在 90 年代关于情绪训练的工作也非常重要,帮助幼儿理解并标记他们的情绪,以帮助他们体验不同的情绪。



因此,尊重孩子们的发展水平,即他们没有能力像成年人那样处理他们的困难情绪,是我们开始理解的"温和育儿法"基本理念的一部分。"温和育儿法"一词真正被明确命名并广播到全世界似乎是在 2015 年左右,当时英国作家奥克韦尔-史密斯(Sarah Ockwell-Smith)出版多本吹捧温和育儿法的书籍。

问:温和型父母如何应对孩子的不良行为?

答:当我研究温和型父母在应对孩子的过激行为或不良行为时会说什么或做什么时,我发现了多种策略。例如,他们会剥夺孩子的特权或让他们暂停活动,以及这些更多由孩子主导或共同构建的方法。比如与孩子讨价还价,满足孩子对食物或玩耍的要求。有时,他们也会说到尽量减少等级制度,试图与孩子平起平坐:要么是身体上的,比如蹲下来和孩子交谈,要么是情感上的,包括承认感受、确认感受。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这种温和育儿法的理念确实涉及多方面。这些父母并不是只使用其中的一两种策略,而是使用了一系列的工具。

会不会太过分呢?在我们的抽样调查中,有些温和的父母似乎在家庭中宣扬民主的概念,也试图尽量减少不平等。我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当温和的父母认真地试图跟随孩子的脚步时,可能会使平等的权力分配向孩子倾斜。



问:这种育儿法会不会忽略孩子的情绪?

答:当然有。有些时候你应该这样做。孩子的一些行为我们称之为"不受欢迎的行为"。这些行为可能会让父母和周围的人感到厌烦,但它们并不危险或有害。比如抱怨、争吵、噘嘴、说幼稚的话等。孩子这样做的原因有很多。他们在寻求关注,在这种情况下,试图进行情绪训练实际上可能只会让孩子抗拒,并强化这种不受欢迎的行为。

现实情况是,无论这种轻微的不受欢迎的行为背后存在何种情绪,都可能在没有家长干预的情况下很快消散。因此,我们没有必要把孩子的每一次情绪体验都拿过来分析。

问:很多人说,温和育儿法会培养出一群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你如何看待这种批评?

答:我们尚未对温和育儿法的潜在影响进行纵向研究。在某些方面,温和育儿法在延续美国人的溺爱心理(coddling)。这种观念认为,孩子是脆弱的,父母不是。

许多温和育儿法教出的孩子并没有界限感,也没有在真正具有挑战性的环境中学会承担后果。界限非常重要。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结构和常规,以及能让他们感到安全和舒适的界限。因此,界限真的很重要。



问:当父母对孩子失去冷静时,还应该做些什么?

答:当你对孩子失去冷静并把事情搞砸时,首先要道歉并承担责任。这些情况是很好的机会,可以示范如何承认有时会失控的情绪,也可以示范如何在激烈的负面交流或情感经历后修复家庭关系。

与此同时,温和育儿法可能会让人觉得孩子不仅与父母平等,而且他们完全可以做主。父母不一定要为每一次轻微违规行为对孩子道歉。我们都是有缺点的人,让孩子看到我们犯错是件好事。

问:最后,你对温和育儿法的总体看法是什么?

答:我想说的是,养育孩子太难了,我们为你们加油。我对这个话题的兴趣确实来自于我的职业和个人经历。我们都接受过人类发展和家庭研究方面的培训。我也是九岁和十岁孩子的母亲。近年来,我们观察到这种温和育儿法成为热门话题。

我认为同样重要的是要记住,养育孩子需要通力协作(takes a village)。在抚养孩子这一极具挑战性的工作中,不要忘记利用你的亲朋好友来帮助你。如果你的孩子是安全的,即使别人的方法与你的不完全相同,也没关系。别忘了,没有人是完美的父母。



自我反思是值得肯定的,但要记住,你才是孩子的父母,所以在教育孩子时不要忽视自己的直觉。尽量不要忽视你对孩子的长远目标和你试图灌输的价值观,那些情绪激动的时刻都会成为过眼云烟。

孩子们的韧性很强,所以偶尔出点差错也没关系。只要有无条件的爱和接纳,你的孩子就会变得很好。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