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安省保守党省长福特说:周一是他第一次和联邦保守党党魁波利耶夫第一次通电话

Monday’s call was his first time speaking with Poilievre, Ontario premiere says
来源: 大中网/096.ca 王飞

(大中网/096.ca讯) 加拿大环球邮报(Globe and Mail)报道说,安省省长福特表示,他本周与联邦保守党党魁波利耶夫(Pierre Poilievre)的通话是两人第一次交谈,但两人周五(3月21日)都表示,这次通话并不涉及要求福特支持波利耶夫尔参加联邦大选。

据报道,两人周一(3月17日)进行了过通话。他们在周五均表示,《多伦多星报》关于波利耶夫需要福特支持的报道是不正确的。

周五上午,省长福特在多伦多的一个接受媒体拍照的时间说:“首先,这是我第一次与他交谈,《星报》报道的内容根本不准确。他没有向我寻求支持。"

福特所在的安省进步保守党2月28日再次在安省省选胜出,连续第三次成为该省的多数党政府。

福特还说:“我只是不相信联邦大选会被干涉。这将由加拿大人来决定。谁当总理我都支持。"

福特自2018年以来一直领导安省进步保守党。波利耶夫自 2022 年以来一直担任联邦保守党党魁,自 2004 年以来国会中的席位一直是安省的一个选区。

福特的核心团队成员中有多人曾是联邦保守党国会议员。

尽管两党之间有很多联系,但安省进步保守党和联邦保守党之间公开对话的情况并不多见。福特和波利耶夫都从未明确解释过原因。

周五,波利耶夫被问及他是否向福特寻求过支持,以及为什么两人之间很少对话。

波利耶夫解释,《星报》报道 “不准确”,他和福特讨论了创造就业、支持安省北部“Ring of Fire”资源开发项目、减税以及“扭转联邦自由党在过去九年中的错误导向 ”等问题。

波利耶夫在渥太华的一个由北美劳工国际联盟(LiUNA!)的活动中向记者表示,若上台将推出一系列旨在帮助加拿大人接受技术行业培训的政策。

阿尔伯塔省省长史密斯(Danielle Smith)周四(3月20日)在声明中表示,她向“过渡”总理卡尼提出了一份具体的清单,希望下一任新总理必须在其任期的前六个月内解决,“以避免前所未有的民族团结危机”。

这份清单包括要求联邦取消对石油和天然气生产的几项具体限制,以及终止对吸管等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禁令。

有消息人士称,卡尼预计将在周日(3月23日)要求总督解散国会并宣布举行联邦大选。竞选活动预计将持续36至50天。选举日尚待确定,但消息人士称,选民们预计将在4月28日或5月5日投票。

据悉,卡尼是在民意调查显示联邦自由党在即将到来的竞选中处于领先地位的背景下做出这一决定的。根据CBC的民意调查显示,卡尼领导的联邦自由党以37.7%的支持率略微领先于波利耶夫领导的联邦保守党37.4%的支持率。

卡尼在周五和各省和地区的省长举行了首次会议。会议的重点是讨论加拿大对美国总统川普威胁并征收关税的应对措施。

波利耶夫长期以来一直倡导史密斯清单中的许多建议。周五,当被问及阿尔伯塔省省长的这些要求时,波利耶夫认为这些要求 “非常合理”。

他说:“阿尔伯塔省省长明确指出,卡尼在含糊其辞(weasel words)。他假装在选举前 30 天突然改变了他的整个激进、零净排放、不开发石油的理念。我甚至不敢相信他竟敢出现在埃德蒙顿。"

波利耶夫还希望,在向选民提出关键问题时考虑到自由党在前总理特鲁多(Justin Trudeau)领导下的政绩。

他说:“下届联邦大选的问题将是,加拿大能否承受联邦自由党的第四个任期,卡尼是否会和特鲁多类似,使加拿大变得更弱、更穷,而且过于软弱和矛盾,无法对抗川普?还是说你们认为是时候进行真正的变革了,让联邦保守党政府从实力的角度站出来对抗川普,释放增长,带来就业,减税,建设家园,确保边境安全,重建我们的军队,把加拿大放在第一位?”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