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生活社会:穿假名牌的人更容易说谎
(大中报秋枫报道)《环球邮报》的一篇文章称,当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的教授丹•阿雷利(Dan Ariely)收到一个Prada旅行袋作为礼物时,他感觉很好。阿雷利在他的新书《有关不诚实的(诚实)真相》(The (Honest) Truth About Dishonesty)一书中称:“我站得更直了一点,并且走起来也更加照耀。我不知道如果我穿着Ferrari内衣将会怎样。我是不是会觉得更加精神焕发?更加有自信?更加轻快?走得也更快?”
奢侈品牌的承诺就是提升你的品位和地位。即使是那些并非标签的奴隶的人也知道,一件美丽和制作精良的服装穿在身上的确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觉。无论是因为招牌出名,还是只是因为觉得看起来很好看,一双闪亮的Louboutin红底鞋的确能够令人精神大振。
但是如果我们穿着使用的是假名牌,那我们是否也会有同样的良好感觉呢?阿雷利被自己使用Prada的经历激发起兴趣,他决定去确定人们的穿着是否会改变他们的行为。
阿雷利和他的同行,北卡罗来纳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的基诺(Francesca Gino),以及哈佛大学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的诺顿(Michael I. Norton)对一群女性志愿者进行了一系列测试。他们让这些女性带上Chloé太阳镜,并通知她们这些眼镜是真还是假。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测试后,研究人员发现带着假冒太阳镜的女性更容易不诚实和说谎,在一次测试中,受测者被要求完成一道数学考题,然后让她们自己改考卷报分数,并告诉她们分数越高得到的奖金就越多。结果,在带假冒太阳镜的受测者中,有多达70%的人作弊;而在带真品太阳镜的人中,只有30%的人作弊。
在另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受测者进行了一次调查,对她们在诚实和道德方面的其他行为进行了查看。调查结果发现与带着真品太阳镜的受测者相比,那些带着假冒太阳镜的人对他人的判断更加严厉,更倾向于认为其他人不诚实和不道德。阿雷利表示,假名牌会给主体带来“自我信号显示”,而这个概念会影响我们自身的行为,就像是对我们自己的客观的观察员。因此如果你也是带着假冒太阳镜的人群中的一员,那你可能也更有可能去欺骗他人。
假名牌带来的心里影响可能是一个新理念,但是其造成的经济影响却是不容置疑的,并且越来越大。据国际商会(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称,全球假冒和盗版产品的总价值约为$6000亿美元,并且相关的黑市与童工,甚至恐怖主义有关联。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生产的假名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逼真,并且人们从网上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购买到这些假名牌。但是在今春的纽约,一如既往的街道喧嚣仍然随处可见。虽然政府和行业在近几年的严厉打击已经令假货交易稍稍收敛,坚尼路(Canal Street)上的假名牌基本上已经销声匿迹,但是在唐人街假名牌依旧横行。
造假的世界让人感觉低级庸俗,但是时尚也并不总是至真完美的。进入高端商店你仍然会感觉到不真实,因为那里都是冰冷的玻璃陈设柜,寂静的音调,和销售人员流露出的蔑视。
时尚作家黛娜•托马斯(Dana Thomas)在其2007年的书作《《奢华:奢侈品是怎样失去其光泽的》(Deluxe: How Luxury Lost Its Luster)中,描写了她参观中国广州的制造工厂的经历。在那里一些价格高昂的名牌包包就如同大众品牌一样,被放在同一条流水线上生产出来。但是在巴黎的郊区,托马斯看到的是工人们在用亚麻线手工缝制Hermès Kelly的包包。如今,那些美丽的,制作精良的奢侈品几乎都不值它们所标的高价。
但是,人们仍然愿意花钱实现他们的奢侈品幻想。实验社会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10年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那些感觉自我价值被破坏的人更倾向于购买奢侈品。似乎许多人购买奢侈品是为了自我安慰和获得更好的感觉。为此,他们愿意倾尽全力去购买那些奢侈品。
我们鼓励所有读者在我们的文章和博客上分享意见。We are committed to maintaining a lively but civil forum for discussion, so we ask you to avoid personal attacks, and please keep your comments relevant and respectful. Visit the FAQ page for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