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加国法院裁决:叫停跨山油管扩建项目

来源: 大中报 王飞

 
大中报综合讯:8月30日周四,加拿大上诉法院裁决,叫停联邦政府已批准的跨山(Trans Mountain)输油管扩建项目。
 
法院的决定等于无限期地停止这个长达1,150公里、投资74亿加元的项目。法官道森(Eleanor Dawson)在裁决中称,鉴于国家能源委员会对该项目评估存在的缺陷,联邦政府内阁不应该在2016年11月依赖这个评估结果对项目做出最终批准。
 
批准该项目建设和运营的证书实际上已被废除,想重新启动项目的话,需要能源监管机构和政府重新做评估,以满足法院的要求。
 
原住民社区是这项裁决的赢家。
 
据CBC报道,在加拿大上诉法院宣布裁决的30分钟后,金德·摩根董事会在卡尔加里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以99%的优势,投票通过了将跨山输油管道及其相关基础设施出售给加拿大政府的交易。该公司同时也宣布,暂停与跨山输油管任何相关的建设项目。
 
联邦政府却表示,他们会继续推进这项目。
 
纳税人买单

今年5月29日,联邦自由党政府与金德·摩根达成协议,以45亿元收购跨山输油管道及其相关基础设施。然后,政府要将花费数十亿元来建造这输油管扩建工程。
 
联邦财政部长莫纽(Bill Morneau)表示,收购该管道是确保扩建计划推进的唯一途径。跨山管道由阿省的埃德蒙顿(Edmonton)直达卑诗省的本拿比(Burnaby),可让加拿大原油更多的进入海外市场且定价能更高。
 
他表示,收购该管道提供了克服卑诗省反对所需的联邦管辖权。

 
当时的这项决定等于是“给加拿大纳税人背上一个巨大的、不必要的财政负担,”加拿大纳税人联盟(Canadian Taxpayers Federation)的负责人表示。
 
实际上,就在几天前,跨山输油管道项目在其推特账户上发布了工人开始建造管道的照片。并说:“跨山输油管扩建项目建设已经正式开始!我们在这周末庆祝这重要的里程碑” 。
 
现在,自由党政府成了这个用45亿元买回来的“烫手芋头”项目的所有者,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启动项目的建造,前途变得渺茫。
 
政府表示会继续该项目的建设

莫纽在本周四的新闻会上回应称,联邦政府正在仔细审查该法院决定,政府决心继续执行该项目。他说:“我们认为,这(项目)对我们的经济至关重要。”
 
对于法官所说的“评估缺陷”,莫纽辩护说,政府继承了一个评估项目的“有缺陷程序”。并称法院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指示。
 
莫纽强调,政府购买这项目是一个良好的投资,未来将会带来强劲的回报。
 
原住民获胜

“我们赢了!”原住民政府Tsleil-Waututh首领乔治(Rueben George)当日在温哥华举行的一个联合新闻发布会上说,“这是我们所有人的胜利。”
 
原住民政府Squamish Nation在当天发出的一封声明中称,项法院判决表明,特鲁多政府说要与原住民和解,但没有做到。
 
上诉法院认为,国家能源委员会在写报告建议政府内阁批准该项目前,没有充分或有意义地与原住民协商并听取他们对项目的担忧。法院已命令联邦政府,重新进行第三阶段的咨询。只有在完成协商及有相关保证措施后,该项目才能交给政府内阁审批。
 
跨山油管项目曾让阿省和卑诗省反目

跨山油管项目计划扩建连通阿省埃德蒙顿(Edmonton)和卑诗本拿比(Burnaby)的输油管道,使其输油能力增至当前的三倍。但执政卑诗省的新民主党(NDP)与同盟绿党(Green)因其为本省带来的环境风险而一直强烈反对该项目的实施。卑诗阿省二省为此“交战”多个来回。
 
今年年初,卑诗省府提议限制省内稀释沥青的运输量,以待省府研究其泄漏风险。此举被亚省省府视作是对油管项目的再次阻挠,随之宣布立即停止进口卑诗产的葡萄酒,以施压卑诗省府放行项目、停止伤害亚省能源产业。
 
亚省省长诺特莉(Rachel Notley)当时曾警告称,若卑诗省一意限制稀释沥青运输量,亚省将采取更多报复措施。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