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6月22日周一中午12点疫情快报:安省新增病例3个月来最低 美国各州确诊激增对加拿大是警示但无需恐慌 短时间内研制出疫苗“无望”

来源: 大中报 青稞



(大中报/096.ca讯)截至6月22日周一10:30am, 安省报告了161例COVID-19病例,近3个月来的最低点,这是卫生部门9天来第八次报告新增病例少于200,同时只有3例新增死亡。迄今为止,安省COVID-19实验室确诊病例总数为33,637例,包括2,609例死亡和28,933例康复病例。也就是说安省活跃病例是2,095例。

卫生厅长Christine Elliott在维特上表示,安省34个地方公共卫生单位中,有29个报告了5例或更少的新病例,18个没有报告新发病例。多伦多今天只报告了36例COVID-19新病例,低于周日报告确认的63例。皮尔地区今天又报告了44例新病例,温莎-埃塞克斯地区(Windsor-Essex)又确诊了36例新病例。福特省长将于今天下午1点公布,多伦多、皮尔区,现今省内2个仍处于第一阶段的城市和地区,将於本周三(24日)进入第二阶段。温莎-埃塞克斯成为安省唯一未获准进入第二阶段重新开放的地区。

今天你也许关心的话题:

可能影响你一生的最新案例!卑诗省最高法院:在家请客聚会,主人无需对客人喝醉后驾车出事负责
美国前国安顾问博尔顿回忆录透露川普对中港台的态度
未经患者许可偷拍并散播裸照多伦多著名整容医生被指控

想要阅读与本文有关的话题?请点击本文末的链接!



Elliott说:"在过去两天里,我们在温莎-埃塞克斯地区发现了62例新病例,这是随着我们加强解决工作场所疫情的提议而扩大检测的结果。

在过去24小时内处理了近22,000次测试,略低于前一天完成的23,000多个测试。

截至6月22日周一中午12点,加拿大累计确诊新冠病毒患者为101,567人,死亡总数为8,434人。魁省新增69例,没有任何新增死亡案例。

安省驾考中心今日开放
安省驾考中心(Drivetest)22日重开, 但是只提供“有限服务”。DriveTest服务的访问将继续每周轮流进行,直到9月份全面恢复服务。

从本周开始,生日在1月至6月之间的客户将被允许进入,7月至12月出生的客户下周将可以进入中心。DriveTest将要求所有客户在中心内和路测期间佩戴面罩。客户还将被要求在路试之前接受体温检查。驾照考官也将佩戴面罩,并在进行路考时配备消毒剂套装和座套。

在重新开放的第一阶段,所有56个中心将开放进行G1和M1知识测试、驾照交换以及商业驾照申请和升级。商业道路测试只能在28个地点预约进行。

交通厅长Caroline Mulroney在一份书面声明中表示:“我们延长了所有驾照的有效期,所以我们会要求大家暂缓去驾考中心,除非急需驾照。我可以向你保证,不会有人因为新冠肺炎而被吊销驾照。”

军方人员本周撤离大多区护理院
派往大多伦多地区协助长期护理院抗疫的军方人员,本周将陆续返回驻地。军方提醒安省驾车者留意大批军队车辆 。加军在一份声明中提醒公众,这两日将在安省的道路上看到大批军用车辆,请驾车者和行人保持耐心,并显示出对军方人员的支持。

今年4月初,大约有500名加拿大军队成员被派往疫情严重的安省和魁省长期护理中心,安省有7个护理中心的官兵已完成使命, 将于6月22日和25日返回各自驻地。

此次加军官兵在协助长期护理院抗疫的过程中,发现护理院中存在虐待和忽略住户,以及虫害、出血感染和住户祈求帮助长达数小时的情况。这些发现被汇编成一份令人发指的报告,在上月发布后引发了数宗诉讼,有关人士呼吁对安省长期护理院的管理方式进行全面改革。

加拿大病毒专家:短期内研制出新冠疫苗只是“空指望”
贵湖大学(University of Guelph)病毒免疫学家Byram Bridle在接受Global电视台《The West Block》节目访问时称,别幻想短时间内会有疫苗,大部分疫苗的开发时间长达10年。他不想成为坏消息的传播者,但也不希望政府的政策和普通公众从对疫苗的承诺中指望太多。



他认为,加拿大人和世界各地的民众,都需要逐渐认识今年内不会研制出疫苗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每个人都抱有希望,而我要表达这个观点的原因是,空指望真的会带来问题。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研制出疫苗,根本不可行。”

他认为政府不应以研制时间表制定政策,而应就如何保护高风险人群进行“认真的讨论” 。他认为,保持身体距离的措施肯定需要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保留下来

加拿大卫生部于5月份批准了针对候选疫苗的第一项临床试验,全球也有候选疫苗在开发中。但Byram指出,虽然通常需要12到18个月的时间表,作为能够产生疫苗的长度框架,但根据过去的疫苗开发数据,这种可能性极低。平均而言,大多数疫苗需要大约10年的研发时间。他表示,即使是在最理想的情况下,专家也会考虑将研发周期降低到4年,但是一年或更短的时间是绝对不可能的。

他认为,现在讨论的重点需要转向一个问题,即如果在让足够多的人群感染病毒以建立群体免疫力之前根本没有疫苗研制出来,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美国各州确诊激增,专家称:加拿大没有爆发迹象
据《国家邮报》报道:加拿大专家在美国几个州研究新冠病例激增时说,这对加拿大应该是一个警告,但不是引起恐慌的原因。

过去几周,美国几个州的新冠病例出现了激增高峰。6月19日周五,亚利桑那州报告了3,217例新病例,佛罗里达州报告4,049例。在加利福尼亚州,有4,351个病例,得克萨斯州有4,189例,佐治亚州有1,800个新病例。

所有这些州都看到数字高于他们在疫情期间的任何时候,目前这些州已经允许餐馆,企业,甚至剧院再次开放。在许多情况下,这些企业的重启没有实施加拿大反复强调的保持社交距离的要求。

加拿大首席公共卫生官Theresa Tam博士说,他们正密切关注美国的局势,这应该成为一个警示。提醒加拿大人,病毒仍在世界各地,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地区。



她说,如果不能保持洗手和社交疏远的高标准,很快就会导致新感染的激增。

“当我们开放经济的时候, 也就是开放了这种病毒,就有可能在社区中导致病毒加速传播。“

加拿大联邦和各省政府制定了一套重新开放准则,确保在各省重新开放之前,病例呈下降趋势,并且有接触者追踪和检测。

佐治亚州是4月24日首批开放经济的州之一。当天,当该州企业重新开业时,报告了608例新发病例,一个月前已升至946例,截至上周五有1,800例。

佛罗里达、亚利桑那、加利福尼亚和得克萨斯州都在5月初开始重新开放,现在每天的病例数是大流行时期任何时刻的两到三倍。

安省和魁省是加拿大疫情最严重的省份,这两个省已经开始重新开放计划,多伦多和蒙特利尔是这两个省最严重的疫区,目前仍然有许多限制。

传染病专家、McMaster大学助理教授Zain Chagla博士说,从美国这些州的情况表明,他们开启经济太过仓促。

“我们已经预见到美国不该这么急着开放,不仅仅是疫情没有到达高峰,应该让新增案例下降,然后再开放,他们在病毒迅速传播、并且明显是社区传播的时候, 就马上重开。”慢走可能比快跑要好得多,正如我们在美国所看到的那样。

Chagla说,加拿大各省已经从完全封锁转向逐步重新开放,缓慢逐渐开放使我们有机会找到新的疫区, 以及在疫情蔓延之前找到应对措施。

"当曲线往下行后,我们才开启,而且是区域性地逐步开放。这样就更周全。“

多伦多总医院研究所和多伦多大学的传染病专家Isaac Bogoch博士说,美国各州的开学也太早了。

“这可能是一些糟糕的政策组合,没有考虑到新冠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重新开放经济并过早取消公共卫生限制,还有人们不遵守现有的公共卫生准则。加上美国医疗保健的障碍,这些都可能是新感染数字加剧的原因。”

相比之下,他说,我们的联邦政府行动虽慢,大部分加拿大人也遵守卫生部门的指引规则,这些都是有帮助的。



“我们的民众可能比美国许多地区在坚持社交距离和经常洗手方面更认真严肃。”

他说,在加拿大戴口罩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但人们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 越来越多人戴口罩或者面罩。

“美国许多地区将这一流行病政治化,并将公共卫生政治化。政治化地干预戴口罩行为,他们这样做,只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伤害。”

加拿大各省也欢迎地区性重新开放,这是缓解经济恢复的好方法。

“阿伯塔省解除了公共卫生限制,但是卡尔加里和Brooks除外。魁北克省解除了在蒙特利尔周边地区留下的公共卫生限制,安省将多伦多, 皮尔区等三个地区仍然停在第一阶段, 其他地区已进入开放的第二阶段。

他说,加拿大人应该把美国视为一个警告,同时也要意识到病毒仍在潜伏,疫情的二次爆发可能迫使新的封闭。

两位专家都表示,美国的数字应该成为对加拿大政府的警告,表明边境必须保持关闭。本周,政府宣布再次将关闭范围扩大到直到7月21日,必要旅行除外。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