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别让两剂疫苗的接种冲昏头脑 抗疫的路还很漫长

来源: 大中报 王飞
 
 
(大中报/096.ca讯):加拿大人很容易发现,在今年、特别是进入夏季之后,在新冠相关的新闻中,“两针疫苗”已成为高频关键词。总理特鲁多,以及本国的各级卫生当局正尽全力鼓励人们接种,希望提高接种率能抵御新冠病毒。然而,靠“两针疫苗”就能把新冠赶走的想法,事实上是在“愚弄民众”。金融邮报发表评论文章,抗击新冠病毒很可能将是一场持久战,而已经花了大把资金用来购买疫苗的加拿大完完全全走错了路,正面临一场极大的危机。

今天你也许关心的话题:
 
想要阅读与本文有关的话题?请点击本文末的链接!
 
报道指出,特鲁多的防疫策略从一开始就是一团混乱。加拿大几乎不具备任何生产复杂药物(sophisticated drugs)的能力,所以很自然地在全球抗疫行动中落后。对此,特鲁多的应对方法是:撒钱买买买。
 
于是,加拿大政府在市场上抢购疫苗,向每一家看起来可能会研制疫苗的制药公司下订单。一旦阿斯利康公司(AstraZeneca Plc)、莫德纳公司(Moderna Inc.)和辉瑞公司(Pfizer Inc.)生产的疫苗满足了本国的需求,加拿大便是下一个排队的国家。
 
如此抢购令加拿大在疫苗接种方面颇有“成绩”。截至7月23日,本国第一剂疫苗的接种率已经超过了以色列、英国和美国。更有53%的加拿大人接种了两剂疫苗,比美国的还高出了四个百分点。

分享不同信息/观点,做明智判断/决策!请点击096.ca! 



然而,花如此大的代价,赢得疫苗接种率大的竞赛毫无意义。报道称,特鲁多似乎将新冠肺炎当成了冬天的流感,仅仅是一次性的,只要打了疫苗就万事大吉。可从目前种种的迹象上来看,新冠病毒所带来的影响将是长期的。当人们打完了两针的疫苗之后,可能会发现抗击新冠病毒的战争并没有结束,而只是刚刚开始。
 
那时候,加拿大将面临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买疫苗花的这么多钱打了水漂,那时候再想回头重来呢,却连必要资金都没有了(因为之前全用来抢购疫苗了)。加拿大,一个GDP为两万亿元的发达经济体,将成为世界上最奇怪的国家。
 
令人担心的是,加拿大可能正往危机之路上走。健康专家用于研究新冠病毒的时间越多,越确信它不是像冬天感冒那样的一次性感染,而是影响长久。那是个不太容易让人察觉的问题——新冠后遗症。
 
报道引述业内研究称,长期新冠病毒可能将成为新一代的脊髓灰质炎——就是小儿麻痹症。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疫苗发明之前,它曾导致数万加拿大人瘫痪。即便是幸存了下来,也可能引发一种名为“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PPS)的疾病,导致长达数年的肌肉无力、严重疲劳和关节疼痛。不幸的是,新冠病毒可能也会带来类似的效果。
 
神经科学研究机构Viral Neuro Exploration(以下简称VINEx)总监贾巴尔帕瓦拉(Inez Jabalpurwala)指出,人们关注的是新冠病毒所带来的死亡率,却对其引发的后遗症缺少认识。该机构调查了1000名感染新冠肺炎后康复的人,发现超过一半的人在感染后11个月仍有后遗症。其中,脑雾(brain fog,大脑难以形成清晰思维和记忆的现象)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头痛、头晕和焦虑也明显出现。
 
贾巴尔帕瓦拉指出,“大脑不是一个密封的系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也受到身体其他系统的影响。”
 
近一半的人至少去过五次诊所接受治疗;六成的人说他们的症状迫使他们一次离开工作几个星期。这些病例表明,新冠病毒可能会危害大脑。
 
新冠后遗症可能会将让加拿大备受拖累。2020年下半年,加拿大的医疗、残疾和人寿保险费用出现显著的增长。VINEx说,这种增长可能与新冠病毒对身体和精神的长期影响有关。
 
新冠后遗症并不是VINEx唯一要关注的事情,但它已成为当务之急。
 
可是加拿大对此毫无准备,还在把大把的钱用来抢购疫苗,哪怕已负债累累。疫苗接种率上升让人们自大,忽视了可能即将到来的严重危机。总有一天我们会看到,花大价钱换来的“两针疫苗”所带来的不过是一丝喘息,并不是战争的终点。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