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鉴别媒体好坏的能力不只局限于发现一个假新闻!看看美国一位图书馆员如何培养孩子们鉴别媒体的能力(上)

Media literacy is more than spotting fake news! See how an American librarian gives teens the tools to decide what to trust (Part 1 of 2)
来源: 大中网/096.ca 王飞

(大中网/096.ca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说,在美国新泽西州一所高中图书馆,除了旧书的味道和书架上的时尚小说,还有准确解读数字世界的指南。

在这所高中校园里,挂着一张又一张"如何有智慧的参与社交网络"小贴士和 "成为良好的数字社区成员"的海报,学校图书管理员曼加内罗(Lisa Manganello)把教导青少年浏览浩瀚的且往往是故意混淆试听的网络信息作为自己的使命。

这位在这一新兴学科领域工作了 17 年的资深人士告诉CNN:"媒体认知(media literacy)与你站在辩论的哪一边完全无关。我经常对我的学生说,我不在乎你是保守派还是自由派,这对我来说没什么区别。"

她还说:"无论你阅读哪篇新闻,我都希望你能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它,并思考这是否是一篇值得信赖的新闻。你可以对任何一方有看法,但你应该能够用基于事实的论据来验证这种看法。"

"媒体认知协会"(Media Literacy Now)是一个宣传机构,负责跟踪和推动该学科在全美 K-12 学校的实施情况。



据媒体认知协会称,现在很多孩子都从社交媒体上获取新闻,但是其中人工智能制造的虚假信息和内容肆意横行,美国已有18个州开展了某种形式的K-12媒体认知教育。其中,特拉华州、德克萨斯州、新泽西州和加利福尼亚州这四个州规定媒体认知教育为必修课,目前各州正在制定课程标准。

该组织表示,网上的错误信息不仅会将孩子们引向虚假的信息,也会将他们引向网络欺凌、负面反馈和药物滥用等危险境地。媒体认知协会新泽西分部负责人波利茨(Olga Polites)表示,教会孩子们如何解读他们在网上看到的内容可能会产生 "改变生活"的潜在影响。

她举了个例子,汽车发明之初,人们并没有广泛讨论汽车安全问题,安全带也不是优先考虑的事项,学习如何驾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她继续说:"(手机和平板电脑)就像汽车。但我们还没有真正教会人们如何以道德、高效和负责任的方式使用它们。"



要做到这一点,一堂媒体认知课可能包括分析大众媒体标题的措辞会唤起哪些情绪;或者解析与新闻报道文字并列的照片;或者在浏览器标签页中对同一主题的新闻进行排序,以比较可信度、意图和偏见,以上这些就是图书管理员曼加内罗几周前在新泽西高中所传授的。


深入挖掘内容的情感牵引力

当投影仪屏幕上显示出各种新闻标题时,图书管理员向课堂上的 25 名高中生提出了以下问题:

"请告诉我,你在这些标题中看到了哪些词,你认为它们显示了什么样的偏见?"

一名学生迅速说道"复仇",但声音中略带犹豫。

曼加内罗回答道:"啊,确实是复仇!"

大家带着个人笔记本电脑,四人一桌,继续讨论: 更中性的用词是什么?

九年级学生佩科斯(Harrison Pekosz)后来告诉CNN:"我认为,思考我们应该如何获取信息,以及我们如何甄别信息,还有如何解读这些信息非常有趣,尤其是其中谈到人们的用词以及如何会影响你的观点。"



在小学和初中,佩科斯学习了如何根据以".com "或".org "结尾的网址来识别可信的信息来源。

他说:"现在,课程更深入了,我知道除了域名之外,还有更多需要关注的东西。"

在课堂上, 图书管理员曼加内罗就把学生们的注意力引导到了照片上,要求学生辨别新闻所附的图片是 "让人喜欢的、中性的还是不让人喜欢的"。她解释,这种选择有助于判断整篇新闻是否可信。

曼加内罗说:"媒体认知是我们在图书馆传授的所有内容的总称......需要确保我们的学生拥有他们所需的所有工具,既能收集信息,又能利用网络媒体、社交媒体进行研究。媒体认知属于信息素养的范畴。"

除了图书馆,曼加内罗还全年与新泽西高中的多个教师合作,将媒体认知纳入他们的教学计划,无论是文科还是科学课。她还常在教育会议上发言,与会者也常向她询问如何在自己的学校开始实施类似的工作。

在她自己的校园里,曼加内罗的目标是每年与每个学生见几次面,在他们四年的学习中,每次都侧重于一项新技能。最后,学生们在浏览最新头条新闻时,尤其是网络上的新闻,有知识储备可以聪明地汲取其中的信息。(未完待续)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