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加国家庭举债继续攀升 增速放缓

Canadian family debts continue to climb

虽然加拿大家庭的净资产飙升至历史新高,但家庭债务可支配收入比仍然维持在令人担忧的水平。尽管加人已经捂紧钱包,对未来利率上涨有所顾忌,但他们的按揭贷款债务和信贷债务仍然继续攀升,尽管涨幅有所减缓。

The net worth of Canadian households has soared to a record high while the ratio of family debts to disposable income remain at a worrisome level. Despite the fact that Canadians are curbing their appetite for spending and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inevitable rise of the interest rate, both mortgage debts and credit debts continue to climb, albeit at a slower pace.

据《环球邮报》报道,加拿大人显然已经听进利率势必上涨的警告,他们在减少债务依赖的同时也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富有。

多年来,加拿大央行和联邦政府一直在警告称加人借贷过度,一旦利率开始上升可能会出现灾难性后果,现在看来这些警告似乎已经起了作用,因为加拿大家庭的债务累积速度有所放缓。

加拿大统计局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虽然去年第四季度加拿大家庭的信贷市场债务对可支配收入比率仍然维持在令人担忧的水平——高达163.97%,但却比去年第三季度的164.2%有所下降,而在过去几十年,这一比率一直稳步攀升。

此外,加拿大家庭的偿债率,也就是家庭债务利息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已经降至约7%,接近历史新低。

但与此同时,随着股市走强股价上涨5.9%,去年第四季度加拿大家庭的净资产也增长了3%,或$2270亿元。加拿大统计局称,导致加拿大家庭越来越富有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去年第四季度房价上涨了1.6%

据加拿大皇家银行称,目前加拿大家庭的净资产总值达到创纪录的$7.7万亿元,人均净资产为$21.8万元,家庭净资产与可支配收入比例亦升至714.8%

多伦多道明银行资深经济学家古拉提(Sonya Gulati)表示,以加拿大家庭的信贷市场债务对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定义的杠杆比率似乎正在趋于稳定。

古拉提补充道,与10年平均水平相比,按揭贷款和信贷债务的累积速度已经明显放缓。与此同时,加人的偿债率也持续下降。所有这三个指标的走势似乎都表明加拿大民众已经听进利率势必上涨的警告。但是,持续扩大的家庭资产负债表仍是需要重点监控的国内经济风险,尤其是利率恢复到更均衡的水平后。

加拿大家庭的债务对可支配收入比率之所以令人深感担忧,是因为过热的加拿大房地产市场面临修正威胁,同时利率上调势在必行只是时间问题,而一旦央行加息,一些负债过多的家庭可能会难以承受。

为了给房地产市场降温,联邦财长弗莱厄蒂(Jim Flaherty)在2012年夏季再次收紧按揭贷款规则,其中包括将按揭贷款的最长还款期由30年缩短至25年;价格超过$100万元的住宅首付如果不超过20%,政府不再提供加拿大按揭与房屋公司贷款保险等。时任加拿大央行行长的卡尼(Mark Carney)也警告称,消费者必须考虑利率上升的风险。

但是加拿大央行也和其他人一样,认为加拿大的个人财务状况正在趋于稳定,而加拿大房地产市场正在走向软着陆。

在超低利率促使加人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大举借贷后,加拿大的信贷债务增长在最近出现明显放缓。一些观察家认为信贷债务增速将会继续放缓。

皇家银行经济师库珀(Laura Cooper)称,2013年第四季度加拿大家庭的债务累积步伐为2001年以来最慢速度,证实了加拿大央行的及时数据,显示出信贷债务的增速正在稳步放缓。

库珀同时指出,在家庭债务上涨的同时净资产也有所增长,有助于缓解加拿大央行在其最近的利率决议中所提及的“与不断加剧的家庭不平衡相关的风险。”

但这并不意味着信贷债务没有增加,其只是增速有所放缓,但却仍然超过收入增长的速度,从而推高了家庭债务对收入比率。但无论如何,信贷债务问题已经趋于缓和。

据加拿大统计局称,在去年第四季度加人的按揭贷款债务上涨了1.1%,增至$1.1万亿元,同时其他消费信贷债务上涨了0.5%,增至$5080亿元。

加拿大统计局称,在过去六年里加拿大家庭对资金的需求有所放缓,在此期间按揭贷款债务的季度平均增长率为1.8%,消费信贷债务的季度平均增长率为1.3%。相比之下,在20022007年间,按揭贷款债务和消费信贷债务的季度平均增长率都超过2.5%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