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奥巴马签伊朗协议是蠢还是恶

来源: 曹长青

奥巴马政府等跟伊朗签署了核子协议,在美国内部遭到潮水般的批评,认为是姑息德黑兰,出卖自由与和平,将导致中东的核武竞赛,不仅威胁地区稳定,更波及美国安全。

美国明年总统大选,现已有15名共和党总统参选人,他们异口同声,批评奥巴马签这个协议:

首先表态的是在民调中呼声很高的佛州参议员卢比奥,他呼吁国会议员们,对奥巴马的协议说No,投票否决。

刚宣布参选的威斯康星州长沃克说,奥巴马签这个协议,“将被人们记得是美国历史以来外交的最大败笔之一”。

众议院外委会主席罗伊斯(Ed Royce)说,“取消对伊朗的经济制裁等于放弃了制约杠杆,更向德黑兰传递了我们软弱的信号。”

众议院发言人博纳说,“我不会支持任何损害美国人民和自由安全价值的协议。这不是共和党与民主党之争,而是对与错的选择。这个协议对我们国家和我们的安全都是错的,我们必须跟这个坏交易战斗。”

即使是奥巴马所属的政党议员,也有人出来反对:纽约州民主党籍众议员希金德(Dov Hikind)愤怒地说,“我真为奥巴马感到耻辱”(I Am Really Ashamed of Obama),“美国的力量和全球领导力,在这个行动(签协议)中在流失。”希金德是犹太人,他特别强调,奥巴马签这个协议,对以色列人民是危险的。

在美国高调支持这个协议的是左派团体,包括反战组织,尤其是股市玩家、左疯索罗斯的“MoveOn.Org”。在国际股市以投机炒作而臭名昭著的索罗斯,一向力挺奥巴马,这次该组织赞美说,“这是奥巴马内阁的历史性外交成就”;并誓言动用全部力量促使协议在美国国会通过。

但民主党的其他议员,多没有欢欣鼓舞的劲头。即使民主党的总统参选人希拉里,都没有出来表态力挺。可能也是看到这个协议遭强烈反弹的舆论风潮。

但在伊朗,却是民众载歌载舞,高层举杯庆贺。很明显,伊朗朝野都认为,这是德黑兰的一次重大胜利。伊朗总统说,我们得到了想要的一切。

在国际上对这个协议最强烈反对的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他在记者会上斩钉截铁地说,这是一个“历史性错误”!以色列跟伊朗对恃了几十年,他们最了解德黑兰毛拉政权一旦拥有核武,对以色列是致命的威胁。所以在以色列,无论是执政的利库德集团,还是在野的工党等(虽然他们跟奥巴马是相同意识形态的左派阵营),全都反对奥巴马政府跟伊朗签的这个协议。

中东的其它主要大国,诸如沙特阿拉伯,埃及,以及约旦等,也都对美国跟伊朗签这个协议非常担忧。沙特阿拉伯和埃及组成十国联军,对也门的胡塞恐怖武装进行轰炸,而胡塞集团的后台就是伊朗。仅凭这一点,他们也不会高兴此刻美国跟伊朗“和解共生”。美国作为自由世界的旗手,在也门的胡塞恐怖武装赶走该国民选总统、滥杀无辜之际,不去制止胡塞们的胡作非为,已是失职;现在反而跟胡塞的后台老板握手言和。这对沙特、埃及们来说,简直像是背后被插了一刀,可想而知他们的感受。

为什么奥巴马签这个协议遭到这样大的反弹和批评,主要因为:

第一,这个协议等于正式承认伊朗的核子国家地位。虽然奥巴马们辩称,这个协议只允许德黑兰发展民用核子,但研究这个问题的专家学者都知道,从民用到军用,只有一桥之隔。连奥巴马的前特别助理罗斯(Dennis Ross)昨天也撰文说,从民用到军用的“桥梁”,德黑兰很容易解决。

第二,伊朗的毛拉政权毫无信誉,举世皆知。德黑兰是全球恐怖组织的最大支持者,黎巴嫩的真主党,巴勒斯坦的哈马斯,用毒气杀害本国人民的叙利亚独裁者阿萨德,都得到德黑兰政权的支持。伊朗还是全球最狂热反美的国家,在伊朗跟美国签协议之际,在德黑兰有几万人集会,高喊“打倒美国,打倒以色列,美国该死!”伊朗最高领袖在台上也跟着说,“当然,美国该死!”在伊朗毫不改变这种支持全球恐怖组织和反美的政策下,奥巴马们相信德黑兰会信守承诺,不发展核子武器,只能是自欺,而根本无法欺人。

第三,奥巴马强调,我们跟伊朗的协议不是建立在信任上,而是“严格检查”上。但这个检查,更是连自欺都不能的谎言。因为协议写的是“manage check”,即如果要检查,需事先21天通知伊朗方面,由他们安排。21天!恐怕德黑兰都能把他们的秘密核武运到莫斯科了!而且协议还规定这种“检查”目的不得是干预伊朗的军事设施和国家安全行动。在没有新闻自由,没有民主选举的伊朗,他们什么隐藏欺骗的技俩都会使用,且有足够的时间做手脚,还不许检查他们的军事设施。奥巴马们的智商真低到这种程度吗?还是刻意为跟伊朗合作而在显见的事实面前闭上眼睛?

第四,更糟糕的是,根据这个协议,伊朗在美国等海外的1500亿美元资金将解冻。这笔巨资是伊朗的革命卫队年度预算的25倍!伊朗更可用这些钱支持世界各地的反美、反以色列等恐怖组织。黎巴嫩的真主党领导人就曾公开表示,伊朗拿回这笔巨资,一定会更支持他们。这意味着,更多的以色列平民将被自杀炸弹等杀害,甚至美国本土再遭恐怖袭击。所以美国共和党总统参选人、德州的联邦参议员克鲁兹在福克斯电视上痛斥说,奥巴马政府成了全球恐怖组织的变相经济援助者。

第五,伊朗拿回这笔巨资之后,再加上美国等西方国家取消了经济制裁,西方外交官预测,今后数年,伊朗的经济将可能年度增长7-8%,德黑兰将更有经济实力研发核子武器。这个协议等于给了伊朗时间、金钱、空间,而美国的奥巴马们只得到了自我陶醉,更是自我欺骗的幻梦。

第五,奥巴马吹嘘说,他不用战争就赢得和平。这简直是二战前夕英国绥靖主义首相的翻版,当时张伯伦跟希特勒签署《和平协议》,也是自豪地宣称,我们不用战争就赢得了(跟德国的)和平。结果这个协议给了纳粹德国时间,等他们武装完毕,就入侵法国,占领欧洲,进攻英国,给世界带来巨大的灾难!奥巴马们今天的姑息伊朗毛拉,跟张伯伦当年绥靖德国纳粹,可谓异曲同工,中间只隔了70多年,连一个世纪都不到——到底是他们的记性实在太坏,还是西方左派们实在太蠢!

第六,这个协议将导致伊朗核武问题最终走向军事解决。伊朗发展核武,是以色列不可承受之重,这从以色列朝野两党异口同声地坚决反对就可清楚看出。以色列国防部长已经表态,以色列的安全“只有靠我们自己防御。”意思是,如果伊朗发展核武,以色列将不惜动用军事手段解决。当年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下令,炸毁了萨达姆的伊拉克核子反应堆。两伊战争时,伊拉克八次轰炸伊朗的核武基地,也是伊朗核武发展停滞的原因。如果最后发展到以色列被迫派战机去炸毁伊朗的核武反应堆,那将会在中东造成更大的局势动荡,该区域的稳定与安全更难以保障。出现那种后果,就是奥巴马今天一意孤行(跟伊朗签协议)种下的恶果。

所以《华尔街日报》就此发表的社论说,奥巴马签这个协议声称可阻止伊朗发展核武,而实际结果是给伊朗发展核武开了绿灯,将造成中东的核竞赛和核扩散。沙特王子塔拉尔(个人有320亿美元资产)表示要从巴基斯坦购买核武;另一王子、前情报局长阿法萨更强烈,说沙特要有跟伊朗对等的核武能力。沙特已有计划在15年内建造16座核子反应堆。

奥巴马感到这个强大的批评浪潮,于是誓言,如果国会不通过这个协议,他将动用总统否决权。按美国宪法,国会否决总统,需三分之二以上议员多数。而奥巴马明显想依靠他的左翼民主党议员(在参众两院虽都不占多数,但都能达到三分之一以上)撑腰壮胆,而把这个协议强度关山。

奥巴马自己解释说,他做这些,是要留下legacy(政治遗产)。但即使奥巴马靠动用总统否决权而通过了这个协议(因反对党拿不到国会三分之二再否决),他的政治遗产,也是没有获得多数美国人民支持(无论民调还是国会议员)的一意孤行,也跟美国两党(协商)政治、国会定夺的反核扩散政策传统是背道而驰的。

奥巴马的任期只剩一年半,下任总统,如果不出意外,将会是共和党人。从目前所有共和党总统参选人全都反对奥巴马的这个协议来看,下届总统将会取消这个协议,重新对伊朗采取现实主义的严肃政策,而不是奥巴马这样为了自己的所谓“遗产”而给世界留下灾难性的后遗症。

从民主党总统参选人希拉里对这个协议的避而不谈、更不会兴高采烈地支持来看,她也清楚这个协议不得人心。而她本人(被媒体分析为)比奥巴马在这类问题上要强硬些。即使她沉默,这个问题也会成为大选时总统辩论的外交议题。而美国国会对这个协议的表决,也将影响在2016年将改选的33名联邦参议员、415名众议员的当选几率。那些支持奥巴马跟伊朗签协议的议员,很可能会付出代价。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不无悲哀地说,奥巴马们执意要签,所以才会有这样的结果。伊朗媒体报道说,美国政府最后一刻在铀浓缩、解除制裁以及检查方面的让步是本次促成伊朗核协议的关键。

奥巴马刚当上总统,什么成就都没有的时候,北欧的左疯们就颁给他一个诺贝尔和平奖。这次国务卿克里(凯瑞)那么起劲,可能也想步奥巴马后尘。正如《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克瑞翰默所嘲讽的:白宫和德黑兰是黑白双赢:奥巴马将有legacy(遗产),克里将拿到Nobel(诺奖),伊朗将获得bomb(核武)。

 

编注:更多曹长青文章,请访问caochangqing.com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