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碧海:美加两国性侵犯案件消息泛滥所引起的感慨

来源: 大中报特约 碧海

最近,美国和加拿大相继传来多条名人和政客性侵犯女性的消息。受害的女性众多,有当今著名的演艺界的演员和艺人,也有加拿大的女政客。性侵犯的嫌疑人则有政治领域的大小官员,国会议员,也有加拿大著名的演艺界演员和美国享誉数十年最出名的黑人喜剧泰斗。这些性侵犯控告和指责的另一个特点是,事件都是发生在很久以前,有些甚至是发生在197080年代的往事。在演艺界发生的这些性侵犯事件受害人,在案发当时都是豆蔻年华的少女少妇,有一名还是未成年的少女。据称事件又都是在受害人被威胁利诱的情况下发生,很多据称还是在被药物迷奸的情况下发生。

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被指控的性侵犯嫌疑人当众承认。其中加拿大广播电视台公司(CBC)的名嘴还公开否认控罪,指称这些所谓的性侵犯事件,实际上都是在两厢情愿的情况下发生,并已经聘请律师,将在未来的法庭上为之辩护。尽管这些被指控性侵犯的嫌疑人没有一个人承认指控,也尽管这些事件都不是现在发生的罪行,有些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要在法庭上确证这些性犯罪嫌疑人罪名成立,预计将非常困难。可是常识和常理告诉人们,有这么多的女性几乎同时公开指称自己受到了性侵犯,就绝对不可能全是子虚乌有的捏造。事实上,对女性的性侮辱和性侵犯行为,是人类之中男性与生具有的原罪之一。也是大自然生物界绝大多数雄性,在遗传下一代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野蛮粗暴行为。

 

提到男性对女性的野蛮和进侵性行为是人类和绝大多数雄性的一种原罪,是有生物学理论根据的。几乎所有人类遗传学家和研究人类行为,特别是人类性行为的专家学者,都在他们的研究论文中和文献中指出,在上古或原始时代,男性的好色行为和对异性的暴力倾向,曾经是一种有利于传种接代的“美德”。由于体格构造和体力上的显著区别,在原始社会的男女分工主要是男主外,女主内(在文明时代的很长一段时期也是如此)。男性必须在荒野之地与野兽搏斗,与其他部落进行战争,受四时风霜雨雪的折磨,所以死亡率高,寿命短促。这对于一个族裔的繁殖乃至生存,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和不利因素。为了保持族裔的生存和壮大,保持妇女不断生育是生死攸关的大事。而年强力壮的男性,就不但必须保持强大的蛮力和旺盛的性欲,令本族的女子不断怀孕,而且还要将其它部落体态健康和有怀孕能力的妇女据为己有,为本族创造更多繁衍后代的机会。在这种原始社会,温文而雅缺乏“兽性”的男子,肯定不是一个理想的部落酋长或领袖,这种斯文性格是导致部落凋零退化乃至消亡的主要原因。相反而言,对女性有贪得无厌的进侵性和好色的男子,就是保持族裔人口不断壮大,生活资源不断得到供应的重大保障。因此,原始社会男子的好色之所以成为一种“美德”也就不难理解。

但是,当人类原始氏族社会逐步演化和发展到现代文明社会之后,男性的这种依靠蛮力战胜其他部落,依靠好色和对女色的贪得无厌行为维持族裔人口兴旺,不但再也不是一种美德,而且越来越成为一种不为文明社会无法接受的罪恶行为。如果不通过道德教育和法律制度对这种行为加以遏制和规范,就会变成一种罪恶。可是男子对女性的好色和暴力行为,却仍然根植在男性的血液和遗传基因里面。尽管当今文明社会的学校、家庭教育和公认的社会道德的遏制和约束,男子的这种原罪仍然隐藏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只要一有机会,就有可能“旧病复发”,以种种理由,机会和借口侵犯女性。

也许有人认为,用这种理论来解释男子的好色和性犯罪行为,不是为了对这种罪行解脱责任,而只是人类从生物学,遗传学或性学的角度来理解这种犯罪行为的根源。但是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则是,人们必须理解,在当今的文明法治社会,绝大多数的男子不但不是上述的性侵犯者,他们中间的绝对大多数,还都对这种性侵犯行为不但不予认同,而且还感到深恶痛绝。这也正如社会上只有极小部分的女子是娼妓,和用性交易的途径谋生谋财乃至作奸犯科一样。时下有太多的女性或女权运动积极分子,除了声嘶力竭地为受害妇女争取权利,积极反对和寻找惩罚性侵犯罪分子以外,更有一种把所有的男子都妖魔化的趋势。她们或忽略了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那就是,绝大部分的男性,都是负责任的丈夫和父亲,是女性无可或缺的终身伴侣。对整个社会的分工而言,男子更是作最危险工作,和出生如死与敌人战斗的保家卫国战士。正如男子的生活和生命不能够一天离开女子一样,女子的人生离开了男子也是无法想像的灾难。

人类生活是由男女两性所组成,分开来两者之间都有缺陷,都不光滑,可是合拢在一起,却基本上可以是天衣无缝圆滑光润。虽然有时可能离离合合,但最终的结局必然是谁也少不了谁。世界和宇宙是由阴阳互补而组成,缺一不可。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