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加拿大免疫咨询委员会对种阿斯利康疫苗建议是有道理的

来源: 大中报 王飞

 
(大中报/096.ca讯):根据国家邮报的报道,到底该不该打阿斯利康疫苗?很显然,总理特鲁多和国家免疫咨询委员会(NACI)的说法出现了差异,特鲁多说:“不要等待,轮到您了就尽快接种。”NACI则认为:尽管接种阿斯利康和强生疫苗是个好主意,但他们的血液凝结风险较高,所以一些加拿大人可以等待辉瑞或莫德纳疫苗。虽然NACI的说法令人感到困扰,但它的建议很中肯实在。

今天你也许关心的话题:
 
 
想要阅读与本文有关的话题?请点击本文末的链接!
 
5月5日周三,加拿大卫生部医学科学局局长贝蒂奥姆(Marc Berthiaume)表示:“风险仍然存在,但是人们接种第二剂疫苗时似乎没有更高的风险。”
 
阿斯利康疫苗和强生疫苗都属于载体疫苗,而辉瑞和莫德纳是所谓的mRNA疫苗。对于大多数加拿大人而言,尽快获得疫苗的确是最重要的选项,但有些族群,特别是30岁的年轻人,还是要多考虑载体疫苗可能存在的风险。
 
NACI建议,30岁以下的年龄组中,应把mRNA疫苗列为首选,除非他们希望更早接种疫苗,才选择载体疫苗。一些医学专家认为NACI的说法是令人不安的,因为它将疫苗分出了等级。
 
国家邮报表示,现有数据非常清楚,辉瑞确实是上等疫苗。虽然阿斯利康疫苗是医疗奇蹟,在帮助英国应对第三波疫情上发挥了作用,但它仍然比辉瑞药效低,有较大风险。

分享不同信息/观点,做明智判断/决策!请点击096.ca!
 
上个月剑桥大学的风险模型发现,基于每天每10,000人中有2人染上新冠状病毒的比率(这几乎与加拿大的病例率完全相同),在20几岁人群中,阿斯利康疫苗可以预防其进入重症病房的机率是0.8,但产生血凝结风险的机率是1.1。随着年龄增长,则数据正好相反,也就是产生写凝结的风险会降低,但是疫苗起到的保护作用却增多了。
 
换句话说,年轻人本来染疫而进入重症病房的风险已经很低,疫苗起到的作用不太明显,但施打阿斯利康疫苗所可能衍生的凝血风险却相对是比较高的。这正如NACI的副主席迪克斯(Shelley Deeks)所说:“个人需要有一个明智的选择,是需要尽快接种可用的疫苗或等待mRNA疫苗。”
 
NACI的任务是评估“如何最好地使用授权疫苗来实现最大的公共卫生效益。”因此,它的说法虽然令人困扰,但确实中肯。它没有遵循渥太华的路线,没有对阿斯利康的安全性发表明确的赞成或反对的意见,而是起草了详细的风险评估,使公众自己弄清楚自己的状况。
 
如果你是中年人,住在疫情严重的重灾区,当然要尽快获得疫苗,无论哪一种都很好。但若你是21岁,住在爱德华王子岛(Prince Edward Island),几乎都待在家中,那就等待辉瑞或莫德纳。
 
目前,加拿大尚未有人接种第二剂阿斯利康疫苗,打第一剂如果没有出现血凝块,是否代表打第二剂也不会有问题呢?两剂的风险是否一样呢?专家表示,目前看起来似乎风险是相同的,但是因为掌握的数据有限,所以不能百分百保证。因此必须参考英国的数据。
 
在英国,已接种超过2,200万头第一剂阿斯利康疫苗,其中,约出现209宗罕见的凝血病例,称为疫苗诱导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VITT)。目前资料显示,大约是10万人之中有一人会有凝血机率。
 
目前为止,英国约有440万人已接种了第二剂疫苗,其后出现约4宗罕见的凝结病例。加拿大卫生部首席医学顾问沙玛(Supriya Sharma)说,大约有百万分之一的风险。但这些都是英国得到的信息。
 
加拿大已接种超过70万剂的阿斯利康疫苗,有7宗罕见凝血病例,其中有3人死亡。
 
麦克马斯特医学副教授兼血小板免疫学实验室研究中心主任纳兹(Ishac Nazy)说,从英国的经验来看,接种第一剂阿斯利康疫苗后出现VITT的病例“非常罕见”,而第二剂“甚至更罕见”。

 
他的实验室是加拿大唯一一家能够进行VITT和VIPIT(疫苗诱导的血栓形成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测试的实验室,正在测试来自全国各地数十种可能与阿斯利康疫苗相关的样品。
 
对于血凝块的问题,他说:“为什么会发生在某些人身上……这仍然难捉摸,但是如果它是内在的东西,而你接种第一剂疫苗没有发生反应,那么第二剂也几乎不会遇上。如果接种第一剂时没问题,第二剂为何却出现凝血,实在也很难下定论。”因为这些非常很罕见的情况,所以更难找到清晰答案。
 
他只强调对阿斯利康充满信心,加拿大人不需要太多顾虑。

分享不同信息/观点,做明智判断/决策!请点击096.ca!
 
麦克马斯特大学医学与流行病学教授安南德(Sonia Anand)也说,必须对每个病例进行审查,以确定是否与疫苗有关。“从积极的方面来看,我们对病毒和疫情的认知不断提高,知道如何诊断和治疗。”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