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在一个无所不在的手机和社交媒体的时代 父母如何养育自己的孩子(一)
Parenting in the era of ubiquitous screens and social media (Part 1)


(大中网/096.ca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发表了一篇古普塔医生(Dr. Sanjay Gupta)的文章,他是CNN的健康专栏作家。

今天你也许关心的话题:
安省政府提醒居民今年夏天防止蜱虫叮咬
Canadian Tire的报告显示,加拿大消费者不再随意购物
90年代,低价房租让我们这一低收入家庭得以购房(观点)


报道说,越来越多的美国州政府正在对大科技公司、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进行审查。5月17日(周三),美国蒙大拿州成为第一个全面禁用TikTok的州,尽管许多人对这一有争议的新法律能否执行持怀疑态度。
 
其他举措包括旨在加强对社交媒体平台监管的法律,如阿肯色州和犹他州最近颁布的此类法律。
 
这么做有三个有价值的目的,至少是这些法律措施背后的部分动机:防止中国政府控制的公司收集美国和美国人的数据,保护玩手机的孩子,以及让人们明白自己在手机应用中的权利和责任。例如,一个平台上的内容导致有人受到伤害,那么平台是否也要承担责任?到目前为止,根据美国最高法院最近的一项裁决,答案是否定的。
 
不过,对古普塔医生来说,围绕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讨论是非常私人的。作为三个十几岁女孩的父亲,他经常想知道如此多的看手机时间对她们大脑的影响。
 
像许多家长一样,古普塔医生认为他孩子手中的手机是被美化的玩具,可以在需要时让她们感到快乐,并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宝贵的通信功能。在他读了特温格教授(Jean Twenge)的书后,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心理学特温格教授在她的书中指出,Z世代(95后)的成长方式与前几代人有根本的不同,他们从小就靠社交平台联系,长大后不叛逆,没所谓,亦不快乐,而且完全没有为成年做好准备。
 
特温格教授提醒,人类历史上有记录的一些最大的青春期变化与智能手机的上市相吻合。
 
特温格教授还注意到,现在的12年级学生更像以前8年级学生,他们需要更长成长时间才能更像成年人那样思考和做事。与X世代(65后)的12年级学生相比,他们不太可能与朋友出去,开车,参加舞会或饮酒。他们更愿意躺在床上,无休止的刷手机。他们的身体可能不会遇到任何重大伤害,但独处对他们的精神和大脑健康的长期影响是一个大问号。
 
特温格教授在65后,80后和95后之间,注意到了"非常、非常突然的变化,特别是在心理健康方面,但也在乐观和期望方面...... "。
 
特温格教授说的很有道理,这让古普塔医生感到害怕。古普塔医生在神经外科等领域有几十年的经验,所以在相关领域有相当独到的见解,但是面对于一些新媒体,新技术,几乎束手无策。

 
人们不仅缺乏关于手机影响力的基本答案,人们甚至常常不知道首先要问什么问题。
 
因此,古普塔医生和他的妻子瑞贝卡(Rebecca)发现彼此处于一个非常不寻常的情况:因为信息很少,所以无法对三个95后女儿提供该玩多少时间手机的建议。
 
古普塔医生并不孤单。他经常从其他父母以及观众、听众和读者那里听到这类担忧。

 
统计数字反映了什么
 
稳定的数字很难得到,但根据review.org在202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近89%的美国成年人反映在醒来的10分钟内就会伸手去拿手机。同样的调查还显示,美国成年人平均每天查看手机144次,或每7分钟查看一次。对于青少年来说,这个数字甚至更多!
 
统计数字在青少年段甚至更令人担忧。根据2022年Pew民调和智库公司对18岁以下人群的调查显示,46%的美国青少年反映他们"几乎经常"上网。35%的人反映"几乎一直"使用五大社交媒体应用程序之一:YouTube、TikTok、Instagram、Snapchat和Facebook。

 
也许这一切都不应该让人感到惊讶:根据数据公司Domo的模型显示,估计平均每分钟有超过500小时的视频上传到YouTube;根据影像行业的估计,在Instagram上,每天估计有13亿张照片被分享;Snap公司表示,每天有超过40亿个Snaps上传。
 
古普塔医生的女儿分别是17岁、16岁和14岁。她们是数字原生代,从未经历过一个没有手机的世界。古普塔医生经常提醒她们,这不一定是她们想要的世界,而是老一辈人交给她们的世界。有一天,他最小的女儿告诉他,她希望自己是千禧一代,因为那一代人有古老的手机,不是智能手机或无法访问社交媒体,这样她们就不会被拴在手机上。小女儿表示,许多青少年被迫用社交媒体跟朋友交流,否则他们会感到与朋友圈格格不入。(未完待续)

 

我们鼓励所有读者在我们的文章和博客上分享意见。We are committed to maintaining a lively but civil forum for discussion, so we ask you to avoid personal attacks, and please keep your comments relevant and respectful. Visit the FAQ page for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