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北京的元首/大国外交还能撑多久(观点)

Opinion: How long can Beijing’s head-of-state and superpower diplomacy last?
来源: 大中网/096.ca特约 原乡

去年初,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访北京,中国宣称开启元首外交。不料大概还没从北京捞到足够的现钱,一年不到小马科斯投入老美怀抱,成为第一岛链封锁中国的排头兵。元首外交开张不吉。与小国交往,习近平免不了频买单,以后内地的宣传口径又逐渐转化为大国外交。与普京往来,北京不得不继续大量购买俄能源,在国际上落得以财政支援俄对乌战的孤立境地。在旧金山的习拜会,形式上算是元首外交,老美并未放松对中国的打压制裁,仅解决了双方沟通必要性的具体谅解和意向。前不久布林肯在北京撂下底牌之后,北京的过剩产能新三样的出口前景严峻。面对拜顿针对中国编织的绵密封锁网,习近平再次祭起元首外交的攻势,以图在欧洲打开缺口,分化美欧。这就是习此次赴欧访法国和塞尔维亚及匈牙利的主要意图。

塞尔维亚非欧盟成员,虽然北约和欧盟肢解了前南斯拉夫,但赛国作为巴尔干的主体力量尤在,中国对赛国的援助结成了两国的“铁杆”关系。若匈牙利人真是匈奴的后裔,则称匈中为表兄弟亦不为过,加上匈为前苏联阵营的社会主义国家,两国具天然亲近的诸多因素。最重要的是,匈是欧盟和北约的成员,对欧盟重大事务决策具一票否决的权力。匈牙利是中国统领之“一带一路”的成员,是习近平渗入欧盟的楔子。最近中国汽车企业比亚迪及锂电池业宁德时代欲在匈牙利投资数百亿设厂,匈国作为中国在欧的桥头堡将成形。

匈牙利和塞尔维亚虽然在人口上非欧州的小邦,但在经济和科技实力上站在欧洲的后排。欧盟的领头羊是德法两国,如果说德国以经济撑顶,则法兰西为政治领头。欧盟的形成,是欧洲自主性和欲成世界一极的产物。这大概让习近平看到了联欧与老美抗争的潜在基础。基于戴高乐主义的传统,马克宏坚持法国及欧盟的战略自主性,但强盛如法国也不敢自作主张,故拉了欧盟领导冯德莱恩,与习近平作三方会谈。

在会谈的公开部分。马克宏说欧中关系处十字路口,需解决结构性难题、和企业的公平性竞争问题。但他不赞成与中国脱钩。冯德莱恩说,欧中贸易每天达23亿欧元,现有挑战是过剩产能( 指中),不平等市场准入以及对产品过度依赖等。习近平表态,要与欧、法加强战略协作,保持对话,坚持战略伙伴定位,将法国和欧盟作为大国外交的对象及方向。

闭门会谈的内容不得而知,尚有待日后观察。所谓结构性难题,其实是中国的政府补贴的举国贸易体制,在过剩产能的推波助澜下,对他国市场和企业的碾压,以及他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非平等准入。西方和欧盟的经济,在固有体制下运作了数百年,除非一拍两散,是不可能朝着中共的模式变的。惟有老共将中国经济向市场化的固有惯例转变(大概习近平不可能也不愿改),结构性难题方有解决的可能。

德国总理舒尔茨刚结束北京行,大概没什么满意结果,但也勉强不愿与中脱钩,因为德国汽车业仍期待在中国的既有市场。马克宏已很明确,欧中及法中关系处十字路口,除非解决结构性难题。习近平只能以战略协作、对话及伙伴定位等套词应付,或许此次大国外交的成果有点悬。但不管买多少架空客飞机,以及开放多少葡萄酒白兰地和几多奢侈品,法国德国和欧盟是不可能牺牲自己的汽车业摇钱树以及绿能产业,来空谈战略协作。习在匈牙利和塞国的进展,充其量只是对欧战略的策应。

若这次习空手而回,可能对法中双方都不太好看,就来个法中共同呼吁:巴黎奥运期间全球停火止战。但这种倡议又何劳习近平亲自走一趟,让卢沙野在巴黎与爱丽舍宫洽谈即可。虽然最后法中签了联合声明,照顾双方面子。但从加强政治对话、促进政治互信,共同推动世界安全与稳定,到促进经济交流重启人文交流,以致共同应对全球挑战,统统都是将来式的期待和展望,无实质性的具体行动规划。就连冯德莱恩期望中方发挥影响力,促乌克兰和平以及帮助解决以哈停战的问题都未公开和实质触及。反倒是德国总理舒尔茨隔空吁中,盼尽力减轻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负担。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