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转载:生成式人工智能爆红后正在迅速降温
2022 年末,当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在市场上大放异彩时,这项技术似乎有了魔力。用户只需输入几个单词,就能自动生成一段文字或一张图片,即使不完美,通常也足够出色。这项技术有望迅速提高从作家到律师助理等多种职业的效率,甚至有替代这些职业的风头。
近两年后的如今,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其说是神仙教母,不如说是一头贪婪的野兽,它大肆攫取投资、能源和知识产权,却几乎没有创造任何价值。
这项技术背后的公司需要大幅收敛野心,应对巨额开销和巨大的碳足迹,或以其他方式证明他们的技术能够实现其带来创收的承诺。
首先是财务开销。近几个月来,投资者越来越关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支出的增长速度。已获得亚马逊和谷歌投资的 Anthropic 公司首席执行官阿莫代(Dario Amodei)告诉《时代》周刊,训练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的开销已从过去几年的数千万美元增至今年的 10 亿美元,并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将增至 100 亿美元。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6 月底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未来几年,科技公司在数据中心、计算机芯片和电力等方面的资本支出总计将达到 1 万亿美元。
高盛集团全球股市研究主管科维洛(Jim Covello)在报告中说,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制造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科技公司或使用这种技术的公司的收入有任何明显增加,但他们前期投入巨大。他指出,唯一盈利的公司是那些提供基础设施的公司。
科维洛还预计,这些开销不会很快下降,因为供应商(如芯片制造商英伟达)的数量太少,他们拥有保持高昂定价权的能力。
如果只是投资者的资金打了水漂,那只是一方面。(要知道,这对那些投资者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对任何依赖养老金计划的人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
事实很快证明,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水和电的渴求几乎是无止境的。
国际能源机构(IEA)称,很多数据中心是全球能源使用量增加的重要驱动力。2022 年,各数据中心加起来的用电量为 0.46 万亿千瓦时,随着需求的增长,预计到 2026 年,各数据中心的用电量将达到 1万亿千瓦时,大约相当于日本一年的能源需求。
这些电子设备运行时会发热,就需要用水冷却。一项研究显示,到 2027 年,人工智能计算将耗水 66 亿立方米,相当于六个丹麦的用水量。这些研究人员此前曾估计,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 ChatGPT 每收到 10 到 50 次查询,就会耗费半升水用于冷却,这相当于矿泉水瓶里的水被反复倒掉。
人工智能研究员克劳福德(Kate Crawford)最近告诉《环球邮报》:“人工智能是我们人类在地球范围内建造的最耗能、耗水、耗矿的基础设施之一 ... ... 这确实是天文数字。”
当然,这一切都发生在地球持续变暖,各国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不是寻找新方法来增加排放的时候。在无情的炎热夏季,空调启动的增加将给电网带来更大的压力,而随着干旱变得更加常见和普遍,水资源将变得更加稀缺。纵观人类即将面临的巨大环境挑战,聊天机器人似乎并没有存在的必要。
也许有一些技术应用可以设计得更有效率,使用更少的资源,同时还能带来好处。例如,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为医生和律师等繁忙的专业人士减少大量文本工作,或帮助编码员加快工作速度。
但作为一种通用工具,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魔力迄今为止似乎还只是一种昂贵的小把戏。
编注:以上是加拿大全国发行的最大日报——《环球邮报》发表的社论。大中网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