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渥太华计划打击利用雇佣外籍工人捞钱的骗局,对难民系统进行改革

Ottawa to crack down foreign jobs-for-sale scam and reform asylum system
来源: 大中网/096.ca 王飞

(大中网/096.ca讯) 加拿大环球邮报(Globe and Mail)报道说,渥太华正准备对庇护制度进行新的改革,并打击雇主担保类别的移民骗局,因为有些希望在加拿大找到工作并因此获得身份的人被迫向加拿大的潜在雇主支付数万元。

移民部长米勒(Marc Miller)周一(11月25日)表示,他正在考虑措施,打击移民支付高昂费用让加拿大雇主申请劳动力市场影响评估表(LMIA)的案例。

移民部长米勒告诉议会移民委员会:"在劳动力市场影响评估领域......有很多黑幕交易,而这份 LMIA 评估表本不应该花费任何费用。"

日前,社交媒体上疯传印度人花巨资获得LMIA评估表并因此入职的公开讨论。渥太华面临着来自合法移民顾问和律师的压力,他们要求渥太华打击那些非法从 LMIA 项目中获利的人,包括他们行业中一些从中抽成的人。

一旦雇主从加拿大就业与社会发展部(ESDC)获得 LMIA评估表,外籍劳动力(其中许多人希望申请永久居留权)就可以申请工作签证前往加拿大。

拥有 LMIA 评估表可为他们的永久居民申请加 50 分。渥太华正在考虑降低 LMIA 评估表的加分,以减少LMIA 评估表的诱惑力。

米勒说:"很明显,50 分的分值创造了在这种情况下不应被赋予的价值,并为钻漏洞的行为创造了动机。"

米勒面对国会议员提出的关于签证到期人员申请数量激增的问题,计划 “提出更多措施 ”来改革庇护制度。

反对党保守党移民评论员可米克(Tom Kmiec)质疑:“你没有让我或者加拿大人对你的计划有信心,如何确保临时居民按时离境。”

米勒解释,绝大多数临时居民都会及时离开。但他发现,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在 “希望渺茫 ”的情况下提出庇护申请。

他指出,临时来加拿大必须 “真正有意义”,有些人被可以留下来的虚假希望所蒙蔽,成为永久居民或公民 “不是必然的结果”。

本月早些时候,移民和难民委员会(IRB)的一位高级官员透露,现在加拿大处理庇护申请需要近四年的时间。

米勒周一对国会议员说:“我想改革这个系统。它没有以应有的方式运行。这是数量的问题,也是效率的问题。我们现在看到境内的申请不断增加,这并非意料之外。这些人留在加拿大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他们被无良中介或律师劝告提交不够格的庇护申请,在四年的处理时间内,他们是可以合法工作的,他们不应该这样做。"

去年,财政委员会的议员们否决了政府综合预算法案中关于加强加拿大庇护制度和加快难民申请处理速度的建议。

新民主党和魁人集团的国会议员投票否决了拟议的庇护改革,包括如果申请人不在加拿大,则暂停处理申请。

米勒还回答了议员们提出的问题,包括为什么政府没有采取更多措施帮助黎巴嫩裔加拿大人的家人逃离,因为伊朗支持的激进组织真主党和以色列发生了冲突。

他说:"我对他们的遭遇表示同情,但政府的重点是在黎巴嫩的大量加拿大公民和永久居民,并将继续如此。我想每个人都会同意,确保他们安全的最好办法就是确保停火。"

米勒告诉议员们,渥太华的总体目标是将移民目标恢复到Covid 疫情前的水平。

上个月,加拿大政府公布了一项三年移民计划,将永久居民年度接收量减少21%,从明年开始减少至39.5万人,到2026年降至38万人,到2027年降至36.5万人。同时,临时居民(包括国际学生和外国工人)将减少至2025年的445,901人和2026年的445,662人,但到2027年将小幅增加17,439人。这一削减标志着政府政策的大转弯。

新民主党(NDP)移民评论员关慧贞(Jenny Kwan)表示,历届保守党和自由党政府引入了越来越多的临时居民,僧多粥少的局面使他们更易受到剥削。

她表示,联邦政府需要约束那些从人们基本需求中牟利的企业,投资于所有加拿大人的住房、医疗和基础设施。

她说:“你把责任推给移民,好像是他们造成了住房危机,而实际上历届政府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完全依赖市场化运作提供住房。你们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承担起责任,做正确的事?”

周一早些时候,移民倡导者呼吁撤销移民削减计划,称将住房和负担能力危机归咎于外来人口是不公平的。

国会山外有一些人举着“不要驱逐我们!不要种族主义!”的抗议标语。

在国会山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移民工人变革联盟(MWAC)发言人科克(Karen Cocq)表示,联邦政府不公平地将移民视作“替罪羊”。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