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在川普宣誓就职前,渥太华考虑提前公布针对美国的报复性关税清单

Ottawa prepares early release retaliatory targets against Trump’s tariffs
来源: 大中网/096.ca 王飞

(大中网/096.ca讯) 加拿大环球邮报(Globe and Mail)报道说,鉴于川普(Donald Trump)持续威胁对来自加拿大的所有产品征收25%的关税,加拿大联邦政府正在权衡提前公布加拿大针对的美国商品的报复性关税清单。

一位高级政府官员表示,加拿大的这份报复性关税清单还在拟定中,其目的是为了提醒美国企业,如果美国与加拿大开打贸易战,他们将承担额外的支出。该消息人士没有透露姓名,因为他没有被授权公开讨论此事。

美国候任总统川普将于 1 月 20 日就职,并誓言如果加拿大不对边境非法移民和边境毒品走私采取足够的行动,将对加拿大商品征收高额关税。渥太华已宣布在六年内投入 13 亿元用于新的边境安全开支,但川普迄今尚未表达他的满意程度。

美国保护主义的到来正值加拿大执政党联邦自由党陷入动荡之际。总理特鲁多(Justin Trudeau)周一(1月6日)宣布辞去自由党党领一职,并表示他将继续执政,坚持处理与即将上台的川普政府的关系,直到党内继任者登台。

在川普正式公布关税之前,消息人士称,加拿大议会中的加美双边关系委员会在1月6日的一次会议上讨论了提前公布拟议报复性关税清单的想法。特鲁多也出席了会议。

消息人士还透露,提前公布拟议报复性关税清单背后的理念是,川普团队对礼貌性的协商只会嗤之以鼻,唯一会回应的是真正的威胁。

2018年,在川普第一任期内,美国对加拿大钢铁和铝锭征收关税后,加拿大对166亿元的美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当时的报复性关税清单有威士忌、橙汁和酸黄瓜等多种产品,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目的是尽可能减少对加拿大消费者的影响,但最大限度地增加美国决策者的痛苦。在许多情况下,渥太华选择了在美国国会议员所在的选区所生产的出口产品。将近一年后,川普才取消了关税。

国际贸易律师赫尔曼(Lawrence Herman)赞成尽早公布加拿大的报复性关税清单。他说:“面对川普的威胁,我从来都不相信妥协是好办法。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表明加拿大将毫无疑问地采取反制措施。”

加拿大商业理事会(BCC)主席海德(Goldy Hyder)表示,渥太华的政治动荡意味着加拿大在处理与即将上任的川普政府以及关税威胁的关系上缺乏亟需的领导力。

他建议,渥太华需要花更多精力与加拿大企业就可用的战略进行磋商。

安省省长福特(Doug Ford)上个月表示,他愿意停止向美国出口电力作为报复。加拿大商人和真人秀明星奥利里(Kevin O'Leary)告诉福克斯新闻,他于1月4日在川普的海湖庄园(Mar-a-Lago)与川普会面,讨论 “北美联盟”。

《华盛顿邮报》1月6日发表文章称,川普的团队正在探讨适用于不同国家的关税计划,但只针对对国家或经济安全至关重要的少数行业,而不是更广泛的清单。川普随后公开否认了这一说法。他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这篇报道 "错误地称我的关税政策规模将缩小。这是错误的"。

加拿大政府已经动员其外交手段,向美国决策者传达大规模关税将伤害他们的选民,因为额外的关税将转嫁给美国消费者。

美国俄亥俄州的一名贸易律师乌杰佐(Daniel Ujczo)认为,美国企业现在应该就关税可能造成的损害发表意见。他说:"美国企业需要挺身而出,争取自己的利益。"

他表示,川普还有不到两周就要就职,达成加美贸易战解决方案的窗口期 “正在迅速关闭” 。

上个月,总理特鲁多表示,在过去与美国的争执中,报复性关税让美国人放弃了保护主义措施。他说:"并不是美国人为钢铁和铝锭支付了更多的钱而让他们有所退让。而是我们对波旁威士忌酒、哈雷戴维森摩托车、亨氏番茄酱和樱桃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征收了报复性关税,这些关税都是有针对性的......而且在政治上对执政党议员和同僚都有影响。"

他还说:“我们应该以一种美国人能够切实感受到的方式进行回击。”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