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许多绝望的预售独立房、镇屋等买家想解除预售合同

Presconstruction homebuyers try to walk away from the contracts
来源: 大中网/096.ca 王飞

(大中网/096.ca讯) 加拿大环球邮报(Globe and Mail)报道说,安省的预建房市场正在陷入两面不讨好的恶性循环。一方面购房者或投资者因高利率和资本增值前景减弱逐渐远离,另一方面刚需买家面对性价比不佳的房价和贷款压力望而却步,导致预售房销售陷入低谷。目前大量新建项目无法达到开工所需的预售比例,陷入停滞。这加剧了本已紧张的住房供应,形成了投资缺失、需求不足、项目开工难的恶性循环。

柯汗(Mohammad Khan)的两处预售房住宅已在个人私售市场上已上市了六个月。这两处房都已接近完工,是位于多伦多西郊奥克维尔(Oakville)一个新开发区的房子,那是许多在多伦多市中心工作人群的居住地。(相关阅读:多伦多公寓楼花价值低于当年买价,许多买家陷入困境

根据房源查询后得知,其中一处房子的挂牌价比柯汗同意在2022年支付给开发商的256万元低12%,折价超过30万元。

大约一个月前,柯汗收到了其中一处房子的口头出价,据他的房产经纪人透露,比原价低了 65 万元,但他没有接受。从那时起,就再也没有人展示出有兴趣购买他的预售合同。

由于开发商 Caivan Communities 预计将在今年夏天完成该住宅建设,柯汗需要在近期完成申请贷款并完成交割。他无力完成该交易,如果放弃,他面临损失 70 万元定金的风险。(该开发商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柯汗说:“我担心的是,我为两套住宅所投入的血汗钱怎么办?我现在真的很担心我的钱打了水漂。”

安省许多预售房买家都面临着类似的困境,尤其是那些在2020年至2022年期间购房的买家,当时房地产市场繁荣,预售房的售价要高得多。

在过去,他们可以在房子未建成之前,通过协商进行私人转让。但现在这个市场已经不复存在,因为购房者和投资者可以在二手房市场上找到更有竞争力的房源,对新建住宅的需求正在消失。

转让市场为预售房买家提供了一个解套的途径,在开发商的批准下,他们可以在房地产中介的撮合下,通过私人交易转让合同。这种转让曾经是一个繁荣的市场,随着房价的飙升,买家可以在这里轻松获利,而且经常被用作一种投资策略,在交割完成之前多次倒手炒房。

但是现实情况是,在预售房充斥市场的同时,购房者和投资者却再也找不到愿意接手合同的人,而且许多人无力支付占用费或在交割结束后承担高额贷款。

Re/Max Plus City 地产公司的经纪人卡尔(Jeff Carr)说:“警钟早就响起。很多人都是盲目进入的。有很多地产经纪没有向购房者解释清楚他们到底会陷入怎样的境地。"

他观察到,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预售房市场是如此火爆,而且合同转让又快又容易,还能获得可观的利润,“人们只是认为这种情况稳赚不赔。”

随着开发商即将在安省完成数千套预售住宅的建设,今年的情况将进一步恶化。

即使接手买家愿意为全新住宅支付溢价,他们也会面临许多障碍。这包括无法亲自查看住宅,因为仍在建设中;额外费用,如开发税和入住费,其中包括未付购房款余额的利息;以及评估师称,covid疫情时期的预售价格通常比现在开放销售的房屋价格高出10%至30%。

巴特(Labeed Butter)是一名房地产经纪人,他的公司 Assignment Pros 专门从事预售房转让业务。他说:“如果买家可以在二手房市场上获得更高的性价比,他们为什么还要进入预售房转让市场呢?即使他们愿意损失定金,他们的合同也卖不出去,因为它们高于现在的市场价值。”

预售房卖家不仅有可能损失全部定金,而且如果接手买家不愿意支付打折后的价格,卖家还可能需要补差价。卖家还必须向开发商支付合同原价和转让之间的利润差价。

从事预售房转让销售约 17 年的扎德甘(Ari Zadegan)表示,这种情况越来越频繁。最近,她的房地产公司 Zadegan Group 以比原合同价低 16% 的售价转手了一位客户的合同,原价为 886,000元。这位客户损失了 177,000 元的定金,而且由于她在为合同寻找买家,错过了两个月的交割日期,不得不额外支付 33,000元的延迟费。

扎德甘认为,目前的预售房市场低迷期比 2017 年和 2008 年的低迷期要长,买家损失从数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

柯汗的预售房由地产经纪扎德甘挂牌私售。时隔 6 个月,扎德甘仍未收到真心实意的出价,她希望能与开发商达成某种同舟共济的解决方案。

她说:“我们知道每个人都在经历这种痛苦。建筑商没想到会这样。购房者也没想到会这样,你必须明白,我们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