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镜报:中南海反腐强震「电力帮」

来源: 雨寒烟



编者按:近十年来,中国能源改革进展缓慢,几乎是举步不前。虽然中南海多次颁布市场开放政策,但实质进展缓慢,其主要原因均由於遭到了势力强大的能源利益集团反对,此态势不仅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构成了巨大隐患和危机,而且亦成为中共中央深化经济改革的拦路虎。对于积弊已深的能源系统,要破除审批过多、权力集中、高度垄断、利益集团等顽疾,就要毫不吝惜出重典、下猛药。


继石油系统的反腐风暴之后,电力系统亦迎来一场十年不遇的反腐强震。短短3天之内,国家能源局的4名官员接连落马,其中3人曾主政电力领域。经过多年苦心经营,电力帮、石油帮在中国能源系统已是呼风唤雨、根深蒂固,官商连袂抱团织就了盘根错节的贪腐网,成为习李推动改革的主要阻力。
向能源系统利益集团开火宣战,不仅可为一直举步不前的能源改革铺路清障,更有助於中国调整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最终为习李经改保驾护航。因此,中南海此番对能源领域的反腐大动作实是立足於国家层面的战略考量,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是一场务求克敌制胜的「能源战争」。

能源反腐:高官高管通吃

在中石油窝案东窗事发后,中央高层针对能源领域的反腐风暴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全面提速。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二十余名能源官员和国企高管落马,其中3月份之后落马的官员占到了17人,中国能源反腐正呈现出「苍蝇与老虎齐打,高管与高官通吃」之势。

继石油帮之后,电力帮成为今年反腐风暴主要整肃目标。电力帮掌握着从发电到配电,从煤炭挖掘到铁路运输,从投资到基建,从水电到火电、风电乃至核电的庞大资源,在中国能源大棋局中权倾一时,推动电力反腐,对于撬动电力改革乃至盘活能源整盘大棋均意义深远。

作为中国能源政策规划的中枢机构,近期触「电」落马的能源局官员可谓前「腐」后继,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核电司司长郝卫平、能源局副局长许永盛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王骏4人接连被查。约在一年前,其原上司--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因民间举报而落马。

据披露,在国家能源局下设的13个司中,以能源命名的司仅有5个:电力司、核电司、煤炭司、新能源司、油气司。此次接连落马的官员,就占了其中3个。被查的4人中,有3人都曾经主政过电力,并有多达十年以上的职务和工作上的交集。

这些平素看似「两袖清风」的官员贪腐数额之大令人触目惊心。据公开消息,魏鹏远被带走时,家中发现上亿元的现金,执法人员从北京一家银行的分行调去16台点钞机清点,结果当场烧坏了4台。

除了上述提及的5名能源局官员外,自2014年以来,电力系统包括中央司局、国企、地方单位,已有相当一批官员或高管涉案被查或落马,包括广东电网公司原总经理吴周春、陕西能源局副局长阎征、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国家电网华北分部主任朱长林等均进入调查名单。
与此同时,中国电建系统7名高管,包括总经理孙洪水、副总经理黄保东提交辞职报告,黄保东之后亦被立案调查。香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王帅廷则涉嫌在华润集团工作期间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组织调查。此外,今年3月24日,兴建全球最大水利工程--三峡大坝的中国长江三峡集团高层人事大地震--董事长、总经理双双去职。

实际上,不仅是电力领域,包括煤炭在内的整个能源领域此次都暴露在反腐风暴眼之下。煤电一体,中国的煤炭60%以上用於发电,两个领域密不可分。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金道铭2月落马,4月中国科协副主席申维辰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调查,均被传是因「煤」获罪。
在清剿电力帮的同时,高层针对石油帮的反腐亦并未止步,今年又先后撂倒了中石油重庆销售分公司副总经理彭小虎、中石油玉门油田公司原副总经理孙卫东、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分公司原副总经理杨国玲。此外,4月以来,中石油伊朗公司总经理张本全、中石油对外合作经理部总经理阎存章、主管中石油海外业务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副总裁薄启亮先后被带走调查。

统计资料指,在十八大以来落马的省部级「老虎」中,涉及能源资源腐败的,已超过半数。仅就石油系统来看,近一年多来,就查出50余名高管牵涉腐败窝案,中国能源腐败呈现大面积爆发势头。

「老虎乐园」 三大诱因

长期行业垄断、监管缺失的能源系统,落马人员如此之多,可堪「老虎乐园」,概括而言,三大诱因致能源系统成为当前内地腐败高发区。
其一:权力集中  就目前来看,已经落马的、涉及能源腐败的官员多集能源项目管理审批权於一身。他们掌握的重大能源项目审批权,为其提供了巨大的权力寻租空间,导致腐败丛生。从中石油窝案到能源局窝案,暴露出能源领域市场化改革滞后,资源配置依然靠行政手段来进行,这为权钱交易、贪污、低价转移国有资产等腐败违法行为打开了方便之门。

去年「两会」期间,山西同煤集团董事长张有喜便直言,一个投资项目,至少要经过33个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关卡,出台147个文件,盖205个公章,经历799个审批工作日。有退休官员对媒体回忆称,刘铁男曾说,「人家请咱们,咱们不要出去吃喝,副省长请我,我根本不理他们,如果要是书记省长请我吃饭,我觉得这个面子还是得给的」。

观察家指,能源系统通过审批等行政方式来配置资源,难以形成反映资源稀缺性的能源价格体系,使得高耗能、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从根本上转变;亦使得能源市场供求关系难以及时反映到价格上,不能发挥市场价格调节供需的作用。可以说,计划经济延续下来的审批制,已成为能源市场化改革的绊脚石。

其二:高度垄断  为何能源领域成为「老虎」出没的腐败丛林,另一个要因是由於能源领域大多是国有资金极度密集型行业,诸多能源交易少则千万,多则数亿甚至数百亿。庞大的资金数目难免对经手者构成强烈吸引,其捞取的数额与其他领域相比自然亦会十分惊人。

2003年以后,国际能源市场进入上升阶段,石油、煤炭等价格处于上升周期,用日进斗金来形容毫不为过。以中石油为例,根据中石油的年报,截至2013年年底,中石油的总资产为23421亿元,净利润为1295.99亿元。某产煤县的财政局长告知,当地煤老板以1亿元获得优质矿,不到3个月转手就有人愿意出3亿元购买,上述情况并不罕见。对魏鹏远家藏的1亿元现金,普通公众张口结舌,但煤老板不过是淡然一笑,在煤价疯狂期,只要能够获得采矿权,不要说1亿元,就是几个亿,很多人也愿意拱手相送。

目前,中国大型能源企业大都是垄断企业,这些垄断企业拥有巨大的自由裁量权和定价权,再加上他们均属国企,获得国家政策的倾斜相对容易,民企难获「进场权」和「准生证」。他们可将高成本和利益输送的暗箱费用转嫁给全社会的消费者,而在垄断和权力夹缝中艰难生存的民间资本若想换取进驻能源领域的机会,则不得不依附於权力,通过金钱来敲门。

其三:监管缺位  由於门槛高,垄断性强,国有能源企业往往最终发展成为一个个如中石油般的「独立王国」,内部监督机构形同虚设,而外部监督鞭长莫及,能源巨头们立於政府和市场监管真空地带,由此造成的弊端和威胁在近年来亦日益严峻。「独立王国」一直是国有投资吸金大户,其内部贪污腐败极易滋生蔓延,养肥了国企高管与相关的行政官员,也难免造成坏账、烂账,经营效益下降,以及国有资产流失。此外,由於能源企业的高度垄断性,使得外界难以用一般的市场原理及行情,对垄断企业进行成本与收益分析,加剧监管真空。

由於监管缺位,垄断能源国企手中一边掌握着行政权力,一边掌握着企业经营,一方面进行权力寻租,干扰市场经济并产生自身的权力腐败,另一方面又进行政治投机,将腐败深入引向官场,造成更大面积的污染。

能源改革:下猛药排雷清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歌猛进,对能源需求日增,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耗国,能源行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国民经济对能源依赖程度的持续增强,电老虎、油老虎等的垄断地位亦日重一日,能源行业目前已做大成为一股实力强大的特殊利益集团。而为了维护自身非法利益并牟取更多的不正当利益,能源国企与能源官员已达成某种意义上的利益同盟,排斥民企进场,并抗拒来自决策层於己不利的经改决策,令中南海在能源改革上,遭遇着巨大阻力。

近十年来,中国能源改革进展缓慢,几乎是举步不前。其中电力体制改革十多年来唯一做的就是实施了「阶梯电价」,亦被诸多用电大户认为是变相上调电价。虽然中南海多次颁布市场开放政策,但实质进展缓慢,其主要原因均由於遭到了势力强大的能源利益集团反对。

能源行业利益集团的异化做大,加剧了贫富分化和官民矛盾,此态势不仅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构成了巨大隐患和危机,而且亦成为中共中央深化经济改革的拦路虎。

为了破除能源利益集团给改革施加的阻力,中南海就必须下定决心排雷清障,整肃国内能源行业贪腐,反腐风暴剑指能源系统,并带动整个国企改革,发动一场「能源战争」已是势所必须。

笔者以为,对于积弊已深的能源系统,要破除审批过多、权力集中、高度垄断、利益集团等顽疾,就要毫不吝惜出重典、下猛药。
第一剂药:开放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权力反腐固然效果立竿见影,但市场反腐则更可治本,让市场在能源资源配置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打破所有制歧视,打破「玻璃门」和「天花板」,让更多的能源项目对民营企业开放,是下一阶段能源改革的攻坚命题。

目前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已日渐完善,民间资本的力量亦逐渐强大。如果政府再对能源资源的配置进行大幅度干预,势必会损伤经济、扭曲价格,难以优化资源配置且会为权力寻租提供空间。只有真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促进竞争和开放,让市场运转更有效,才能有效遏制权力寻租,从而从源头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

第二剂药:政企分开  要实现能源系统彻底的反腐目标,「政企分开」必不可少:剥离国有企业的政策性负担和行政性特权,使国有企业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加快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政府应逐步缩小调控能源经济活动的范围,在破除行政审批制度的基础上,尽快转变能源管理部门的政府职能,从微观项目审批向宏观管理过渡,从批项目转向能源改革、能源监管,将大批的审批权下放到市场当中,限制权力的运用,通过反腐来推动行政改革。让该属於市场的资源回归市场,让该属於政府的义务回归正常。

事实上,早在中共十二大上就明确提出了要对国企进行改革,实现政企分开。但此后,虽然对国有企业进行了改制、抓大放小等改革,但在诸如石油、电力等行业,并没有真正实现政企分开的改革目标。此次习李出手整肃「能源系」,「政企分开」这步棋必须走好。

第三剂药:监督  对于能源管理机构而言,要规范能源决策权的行使,遏制能源腐败,关键是既要改革体制也要加强对能源决策权的监督,增加能源决策的公信度、改革能源项目审批体制、正确处理能源领域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对于能源企业一把手而言,必须改变由国家组织部门进行任命的现状,改变其「在企业任职的官员」身份,让内外监督不再成为空谈。除了监督之外,更应促进信息公开透明。

在当前国际能源价格不断高涨、政治性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中国能源系统的反腐风暴可谓许胜不许败。然而,对于滋生腐败的温床,若未见釜底抽薪式的体制性调整,电老虎、油老虎之外,难保不出现水老虎、气老虎。因此,习李发动的这场「能源战争」要取得根本性胜利,归根结底还需要制度转变的配合,此役任重道远,但若成功啃下这块硬骨头,对中国经改将功莫大焉,对中国民众将善莫大焉。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